第005版:05

公安锅盔

    □刘德建

    锅盔是陕西关中一带的吃食,又叫锅魁、干馍。

    民谣中的“锅盔像锅盖”,陕西十大怪之一。意思是关中锅盔的形体庞硕,大得有些怪诞离奇。

    地方特色食品,起源、风格、流布、传承自有说道。但我们今天讨论的是楚地风味的“公安锅盔”。

    公安锅盔,是近几年异军突起的美食。攻城略地,延伸领地并非易事,但公安锅盔与公安牛肉却能如愿以偿,其中自有潜在的规律。量化,揭示了这个虚无缥缈的规律,它就是打动万千味蕾的“公安风味”,和芸芸众生的喜爱。

    陕西锅盔流传荆州后,它的形态已失去了锅盖般的外形,变得小巧玲珑。它不再具有老陕“外婆给外孙贺弥月”的专属功能,取而代之的是街边小吃。既然如此,当然不能举着锅盖般的面饼边走边吃,否则真成了荆州抑或公安一大怪了。

    它的名称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荆州人不再称其为“锅盔”,这个名字太生涩,叫“锅块”恰如其分。

    能够异军突起,当然不是修改了锅盔的尺寸,更不是起了个荆楚的名字,核心所在,即是风味。

    在公安人手中,锅块并没有模仿陕西锅盔的工艺与味觉,而是切中楚地风味,不断修正,改良,定型。

    于是,陕西的坚硬干馍烙饼,在公安嬗变为葱香、蒜香、肉末、酱汁、芝麻风味,顾客爱甜,渗出蜜汁的白糖锅盔奉上;喜辣,这有何难?面坯上涂抹辣酱,烤出的锅块辣分子飘荡;嗜荤,剁碎的五花肉丁肥瘦相当,包进面囊向前一擀,肉粒镶嵌面皮,炙烤后脂香弥漫……

    公安锅块在众口难调的定义中,找到了交口相赞的锅块新天地。

    走出去,到省城去,到更大城市去,敢为人先正是公安人倔强的性格。一块木案,一个烤炉,一辆推车,一对夫妇,噢,还有一块书写“公安锅块”的招牌,构成了闯荡江湖的全部家当。

    于是,在乡野,在县城,在武汉,在京津沪,楚地风味的“公安锅块”如影随形。

    兴许不久,在东南亚,在欧罗巴的土地上,也能嗅到公安锅盔的蒜蓉豆酱之香,我们拭目以待。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