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惊觉时光总是那么的匆匆。 年,依然是人们最为眷恋的味道,无论时光和习俗怎么变迁,它所承载的民族情感和乡愁是无可替代的。 民以食为天,最能体现“年味”的还是年夜饭。古往今来,年夜饭可谓是一年当中最丰盛、最有意义、最有仪式感的一顿饭,不管你有多忙,离家有多远,都得赶回家里品尝这顿丰盛的“年夜饭”,感受这年的味道。 一桌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年夜大餐即将上桌,不知坐在桌前的你是否还能吃出曾经的味道? 时代在变迁,昔日的时光不可同日而语。小时候对于过年的理解十分简单,新衣帽、压岁钱、吃美食、点炮仗、放烟花便是年节最大的乐趣所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也越来越快,随时可以吃上“年夜饭”,每天都是“穿新衣”,很多人感觉到现在的年味儿越来越淡,甚至有人认为过不过年也没有什么区别了。确实,如今过年,少了几份儿时的快乐,多了几份生活的思考。 其实,“年”还是那个“年”,不过是换了种过年的形式。不管怎么过年,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家人的团圆才是过年的最大意义,一家人团聚就是最浓最好的年味。 你还记得好多年前的年夜饭吗?小时候,我最期待吃年夜饭了。母亲在厨房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哥哥们在门口贴着春联,小孩子们在房前屋后放着鞭炮、烟花,一家人喜气洋洋的围着一张大方桌,吃着母亲用本地食材烹调出的香气浓郁、美味可口的佳肴,说着旧年的往事,聊着新年的新气象。一桌年夜饭,总是七份食材、八分时间、九成心意,才吃得出十足的年味儿来。大概是准备时的周折、制作又费时,成果也格外让母亲有满足感。 那时,最好的年味,就在母亲忙进忙出的身影里,洋溢在孩子们的欢笑里,粘贴在喜庆的春联里,荡漾在绵醇的美酒里,飘香在丰盛的佳肴里,回荡在守年的笑声里…… 沿着岁月轮回行走,我们品尝了一次又一次的年味,从当初的翘首以盼到现在的淡然面对,经过反复熬煮的岁月早已失去了当初的浓郁。 现在过年,食材的味道变了,我们的心境也变了。兄弟姐妹们都有了各自的家、各自的工作,有时过年,一大家人连聚在一起都不再容易,有时过年就是聚在一起,也会嫌麻烦,于是在饭店订一桌年夜饭,虽说也是聚在一起,可到底还是少了那种烟火气与仪式感。 时间在流逝,我们留不住昨天,更找不回曾给予我们幸福的那段光阴。当你面对这象征团圆的年夜饭,看着餐桌的座位上再也没有那张熟悉的脸庞,再也听不到那亲切的声音,是否有股辛酸涌上心头?儿时的年味已成遥远的记忆,然而母亲的音容却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那岁月的深深烙印。 曾经的年味不再,我们回味过去,不是因为昔日有多么的美好,现在有多么的糟糕,而是怀念那段给予我们幸福的时光,铭记带给我们温暖的亲友故知,懂得珍惜眼前的日子,认真过好每一天,不要让现在成为以后的遗憾。 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永远都是阖家团圆的寄托。回家过年是一种幸福,美味跳动在舌尖,乡情拨动着心弦,如花香丝丝缕缕温情弥漫。回家过年,最暖心是团聚,最兴奋的是笑脸。 一年一度的阖家团圆,刻在人生苦短的年轮上,也融入希冀守望的基因里。走得再远,也别忘了回家的路。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顿团圆饭才是最好的年味! □邓池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