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06

美文悦读
又到杨花柳哨时

    □杨宏

    又是三月春风起,我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的岁月,耳畔仿佛又响起那阵阵清亮、悠扬的柳哨声……

    我出生在江南水乡。河堤港汊,湖岸沟坎,农家房屋前后,家家栽杨,户户种柳,到处杨柳成林。春打六九头,江南春天来得早,惊蛰刚到,便下起了毛毛春雨。此时沿河杨柳抢先铆足了劲,吸足了春雨,鼓起芽包,你追我赶,在略带寒意的春风中,别的树才苏醒,而杨柳已经嫩芽满满,破皮欲出。待到三月初,已是一树碧绿,杨柳依依,杨花飞絮,是真正意义上的“烟花三月”了。

    这个季节,孩子们最爱做两件事:做杨花、削柳哨。江南杨树呀,吸水饱,枝条柔,随手折一根细枝条,在手中把皮剥开,里面露出白嫩的枝杆,然后掀开衣角,一只手把剥出的枝条用衣角带皮夹住,另一只手使劲拉,力小者或者用双手夹住衣角,用牙咬住使劲拉,只听见“噗噗”有声,快拉到尽头,一定要控制好速度与力道,慢慢地一根白白的杨树条顶端,便呈现一朵如牡丹花状的杨花。拿在手中晃悠,自然是女孩子的游戏。

    半大小子们呢?春风吹来的时节,自然最喜欢的是做柳哨、吹柳哨。柳树遍地是,拣细长细小的树枝叉,用七分钱一把的削铅笔小刀掐断,然后掐成1寸半长的小节,这样一根柳条可一次做大小二至三个柳哨。先把掐断的柳条一端环割剥下,露出一小节白胖白胖的柳棒,留下好退柳皮。柳棒那个白呀像藕带,滑溜溜,带着凉丝丝青涩的柳味儿,还蘸着汪汪的水呢。然后把小节柳棒放在平整的地上用鞋底来回搓十几下,那柳棒上的皮松了,拿起来从棒上把柳皮取下来,一个柳哨基本就成了。最后把它洗净,一头捏扁,放在口中,用门牙均匀咬皮反复轻咀嚼,至柔至软,柳哨便成了。柳哨做得好不好,全在细咀嘴牙上的功夫。做好后,各人便拿起自己的得意之作,炫耀起口技来,忽高忽低,或清或浑。于是,水乡到处响起了清脆悠扬的柳哨声,伴随笑声,和着啾啾鸟鸣,飞过柳林,越过水塘,传得很远很远……

    我们仰着头用力吹着柳哨,吹得两腮发痛发麻,嘴巴又干又涩,却依然在比谁吹得好听而且声音最大。有的呢,干脆折一根比大指头还粗的柳枝,用刀斜着割寸许宽的柳皮,然后卷成喇叭状套在柳哨上,一吹,声音浑厚,有的把手捧成喇叭状,张开合拢,发出不同的哨声,凝成一曲清脆、浑厚、悦耳的柳哨交响曲,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欢快。声声柳哨,悠扬飘洒,昂扬了乡村。柳哨闹春,让心旷神怡!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杨花柳哨给孩子们带来无尽欢乐。她们活着的时候婀娜多姿,随风拂动,送来清风阵阵,一片绿荫;剥下来做成杨花柳哨后扮装绿色的花朵和清亮的音符,给孩子们带来无限欢乐,这何尝不是装点生活、美化情感的另一种表达呢?!杨花、柳哨的寿命虽然非常短暂,隔了一夜杨花、柳皮就蔫了,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吹不出来清亮的声音。但它带来的快乐无限,于是第二天你就会去寻找新的柳枝,再做一个杨花柳哨。成长中的欢乐在杨柳枝10天左右就结束了。到杨柳枝叶完全展开,皮已经和枝干紧紧地抱在一起,杨花柳哨带来的快乐便结束了。但我们的心情不会失落,因为还有明年的杨柳新枝。

    杨花晃悠悠,柳哨声声脆;一年又一年,伴着快乐童年,我渐渐地长大。当年的少年如今眼角绽出皱纹,已近花甲之年;当年家乡的杨柳遮天蔽日,如今不见了踪影,新农村建设整齐划一,变成了幢幢洋楼。那清风送爽,杨柳轻拂,杨花飞絮,柳哨鸟鸣多情的春天,已经远去,化成了一道消失的记忆……

    春又来了,我又怀念起家乡那消失已久晃悠的杨花、悠扬的柳哨声。它晃醒了春天,吹亮了春色,晃悠了快乐,吹欢了童年,装扮了家乡质朴与和谐,成了我珍藏在心里永远温馨的回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