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06

多问一句

    小

    小说

    □李伟明

    朋友老张在乡下经营一家农场,平时少不了客气地邀请大家有闲时去他的农场采采果、摘摘菜、钓钓鱼什么的。大家当然都答应得很好,但这年头,有闲的人毕竟少,大家总是成天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所以,说归说,真的去过老张农场的人并没有几个。

    某个周末,与几个文友驱车下乡采风,忽然想起老张的农场就在附近,刚好大家都和他熟悉,便决定不打招呼,直奔农场给老张来个意外惊喜。

    一路打听,果然在几里地之外找到了那个地方。农场依山就势,绿树环绕,看起来规模不小。水泥路尽头的入口处,建了个简易的门楼。一个年过六旬的老汉在值班房守门。得知我们要找老张,守门老汉淡淡地告诉我们,老张不在这里,有事你们直接打他电话。

    同行的一位朋友问道:“这农场,不是老张的吗?我们是他的朋友,既然他不在,就不打扰他了;但我们也难得来一趟,就让我们进去转一圈参观一下吧?”

    不料,老汉冷冷地说道:“农场又不是他一个人的,这事我可答应不了!”

    一听这话,大家面面相觑。原来农场不是老张独家经营的啊?为了不让守门老汉为难,也为了避免更多的尴尬,大家默默地上车离去。

    回去的路上,一车人聊起老张,都说这家伙不实在:明明是和别人合伙办的农场,却故意吹成自己独家的;明明没能力安排大家去农场休闲,却常常耍嘴皮卖乖。以后每次遇到老张,大家心里都不禁想起农场门口那一幕;遇到老张的其他朋友,也不禁悄悄说起这件事。

    老张当然对此浑然不觉,见了面依旧和大家扯东扯西,依旧热情邀请大家有空去他的农场玩玩。每当听到老张说起这些客套话时,大家嘴上虽然随意应付,心里却常常窃笑。

    我这人心窝浅,总是藏不住话。有一回,老张又向大家说起他的农场,我再也忍不住,直接问他:“那农场到底有几个老板呀?你在那里排第几呀?”

    老张惊讶地说:“农场就我一个老板呀,我不存在排第几的问题呀!”

    话已至此,不如问个明白。于是,我不紧不慢地把那天的遭遇说了出来。

    老张一愣,哈哈一笑之后说道:“原来你们曾经到了我的农场门口啊?怎么不给我打电话呢!你说的这事是这样的,我得解释一下。”于是把原委说了出来。

    原来,那个守门老汉是老张的堂叔,也是老张在农场请的门卫。老张因为儿子前段时间借了一些人的钱,常有讨债的人到农场来向他讨说法,为了避免纠缠,老张便交代他堂叔,凡是来这里找他的,便告诉他们这农场并不是老张独家的,还有好几个老板呢!那天,他堂叔显然是把我们一行当作讨债的了。

    没想到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背后还有这般“内情”。好在后来藏不住话的我补问了一句,要不然的话,我们还将一直误会着老张呢。看来,有些心存疑惑的事情,该的,还是问一下好。否则,事情的真相可能和你的想像有天壤之别。

    像这种生活中的琐事倒也罢了,如果事后不问那一句,大不了和别人打个肚皮官司,出不了多大的事。而工作中有些事,若是不多问一句,说不定就可能伤害他人。

    某单位一位负责考勤的领导,喜欢随机暗访职员在岗情况。连续两次,他看到某科室的某职员不在办公室,于是暗暗记在心上,并在某次大会上将其作为反面典型提出批评。却不知,这个职员兢兢业业,从未迟到早退旷工,该领导暗访时,他恰好被科长派去给上级机关送文件了。这位领导就是因为省了一句问话,导致了这么一个“冤案”,让职员受到委屈。

    所以说,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该多问一句的事,还是别嘀咕,别偷懒,别自以为是,及时问个明白,对大家都好。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