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河口镇党委书记郑海淼镇长徐斌 乡镇部门负责人落实石首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笔谈⑧ 依据石首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七大提升工程”及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六项重点工作,小河口镇2022年将找准自身在石首发展中的定位,依托小河口生态旅游片区打造及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契机,重点围绕解决交通出行问题,努力破解小河口镇发展困局。充分利用镇内丰富的农业资源,支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形成农业产业链,推广循环农业;坚持发展工业经济,突出全员招商,在镇内发展小而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着重加强农村组织建设,提高治理能力,打造高效强能队伍;大力推动民生工程实施,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持续做好农水建设,补齐水利短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绩效考核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以旅游为轴,打通乡村文旅休闲之脉。一是加快推进天鹅洲旅游公路(小河口段)项目尽早开工。该通道不仅解决小河口及天鹅洲六合垸4万多群众出行问题,更是解决两地融入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为此,小河口镇将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快速 启动征地拆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天鹅洲、小河口旅游片;二是挖掘两大旅游区连接点的区位优势。小河口镇是连接天鹅洲麋鹿小镇和桃花山桃源小镇两大旅游休闲区资源互通的枢纽,是石首市整合两大旅游资源的中心轴,从北至南沿线打造镇区生态宜居圈、生态农业观光园、网红渡船打卡地等特色景点;三是打造水文化生态名片,做好水文章。充分利用好天星湖这个天然湖泊资源,积极推动天鹅湖与天星湖两湖连通工程,打造集水上娱乐、湖边垂钓、休闲康养于一体的“水衍生”项目。 以农业为基,探索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一是科学规划镇村功能分区。以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为契机,逐步实现小河口镇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功能分区。将镇区北部环天鹅湖及郑家台区域打造为集旅游、采摘、农家乐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区。充分利用镇区莲心湖湿地,突出生态宜居特点,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引导村民居住向镇区、中心村集聚。将镇区南入口至渡口方向通过搬迁腾地,整合土地资源,创建 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二是发挥农业龙头带动效益。支持天心洲村群发蔬菜合作社发展,培育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带动小河口镇农产品种植业的发展。合理利用牧原沼液还田,变废为宝,为推动绿色有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加快洋洋水产品公司投资的小龙虾加工项目落地,从根本上改变小河口镇稻虾养殖粗放化、附加值低的现状,使全镇稻虾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农产品加工特色将进一步凸显;三是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对金渔沟、半头岭、新江、长江闸4个抗排泵站进行改扩建,逐步完善配套设施。按每年不少于10公里的进度持续对全镇大小渠道进行轮流疏洗,提升抗排能力。合理设置垸内渠道控水设施,对现有设施进行全面维修保养。对全镇范围内故道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湿地调水蓄水能力。 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促进镇村协调发展。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加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继续深入实施产业扶持项目,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小龙虾养殖保险,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科学编制乡村规 划。力争2022年完成全镇所有村庄规划编制。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全力提升村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水平,以省道S329为线,确定杨苗洲、南河口、毕家铺、黑瓦屋等四个集中居民点,实现村庄集并,让农村更加美丽;三是推进镇区升级改造。以“擦亮小城镇”为契机,着力推进镇区主要路段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对主要路段进行刷黑改造,实施“弱电入地”工程,提升小城镇品位和文化底蕴,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以招商为擎,推动工业跨越赶超之势。一是担当善为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大洋洋水产、中昊商混、建宁防水等现有企业的重点培育,助力企业规范化管理和企业规模进阶,争取2家企业进规入统;二是因地制宜突出优势产业。发挥小河农产品丰富的产业优势,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着力培育小龙虾、蔬菜、粮食等深加工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融合,积蓄小河工业发展后劲;三是以奖促招鼓励全员招商。研究出台招商政策,分解任务指标,责任到人,严格奖罚。制定镇村干部招商引资日程表和方位图,构建全镇上下,全力以赴、亲情招商、以商招商的良好氛围,开创小河招商引领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