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袁枫 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在公安县毛家港镇曹咀村,满眼都是春天的明媚。特别是成片的桃林,竟然有320多亩,朵朵盛开,让人心旷神怡。 这片桃林现在有些像黄药师的桃花岛,虽无碧海潮生曲,却有欢声笑语在桃林间回荡。大家触景生情,不免感叹桃园三结义的君臣佳话,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爱情故事。从诗经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桃花在中国的典籍里开了几千年。“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当年姿色出众的桃花夫人息妫,为保全丈夫与息国子民,被迫改嫁楚文王,后来却能辅佐国政、还政楚王,成为春秋时期一位了不起的女政治家。诗圣杜甫看到桃花,也是心情复杂。他一边说“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一边又说“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而江南才子唐寅,在不得不以诗文字画为生时,写下“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以桃花换酒钱,这日子想来很清苦,他却靠桃树桃花撑起了文人的风骨。一行人心中高兴,觉得这里就是一篇《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林老板一路上为我们讲述这片桃林的故事,大家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一行多是喜文爱墨者,自然想到了刘禹锡的“桃花诗案”。刘禹锡生于772年,一生活了71岁。他在793年22岁时就中进士了,可谓春风得意。805年34岁时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到湖南常德,一呆就是10年。816年已经45岁的他游玄都观时,写下“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将“桃千树”暗指他被贬之后提拔上来的“朱紫新贵”,自然得罪了一批人,于是再次被贬。到了828年,刘禹锡56岁了,骨头还是那样硬。再游玄都观时继续写下“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次在宰相裴度当政,没有受到清算,但裴度卸任后遭到第三次贬谪。好在刘禹锡一生总体来看不错。晚年刘禹锡三游玄都观,这次他选择了一个冬天,没有了桃花。他写到“好雪动高情,心期在玉京。”不再是个刺头诗人,而是已经体会平淡中的真意了。刘禹锡比柳宗元大一岁,都因为“永贞革新”被贬。柳宗元面对困境孤独愤闷、郁郁寡欢,47岁就英年早逝了。而刘禹锡乐观豁达,适应环境能力强,能够活到71岁应该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从回味中走出来,满园的桃林、满树的桃花带给我们诸多开心与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