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荆门日报全媒记者彭文洁刘国峰 3月25日下午,漳河迎接茶场里,一场关于“茶”的直播正在举行。“这是我们合作社今年第一批新茶,我冲泡一杯给大家品一品。”只见荆门漳河绿玉茶叶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蔡高凡一边向直播间的网友介绍,一边把茶叶放到茶具里。 漳河库区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茶产业,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为了更好的发展茶产业,2007年在漳河新区的支持下,荆门漳河绿玉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采取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的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社员遍及漳河库区沿岸多个乡镇,种植面积3000多亩。 走进茶园,随处可见太阳能杀虫灯和黄板。“我们基本上不打药,主要靠物理手段防控茶园病虫害,保证茶叶的品质。”漳河新区漳河镇迎接村村党支部书记黄志亮说,近些年,茶园里都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化学成分对环境和茶叶造成的污染。 绿色生态的种植方式,使漳河茶受到市场认可、消费者青睐,并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多次荣获武汉农博会金奖。漳河迎接牌青龙茶连续多年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质量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绿茶”。 在好酒也怕巷子深的时代,漳河茶也从漳河山水间走了出来。去年4月,漳河新区举办了首届茶文化旅游节,800余人参加活动,线上13.43万网友同步观看。茶园观光及采茶比赛,“茶乡颜”短视频、摄影比赛,“茶乡美”旗袍秀、汉服秀,“茶乡韵”研学体验,“茶乡购”直播带货等活动,让更多人认识了漳河茶。 “今年我们打算办一场线上茶文化旅游节,邀请网友在线上采茶、品茶。”蔡高凡说,除了茶文化旅游节,像今天这种直播活动每周会搞一次。合作社将通过多种途径扩大漳河茶的知名度,推动产业发展。 规模化种植、品牌化营销……现在漳河茶已成为漳河新区又一大特色产业,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更多的乡村增添了“绿水青山”的颜值和“金山银山”的内涵。 据了解,荆门现有茶园面积近5万亩,分别位于东宝的仙居、马河,漳河库区,钟祥的客店,沙洋的马良等地。产品涵盖绿茶、红茶、白茶。荆门茶叶品质优良,多次在华中农博会上获奖,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