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版:文学副刊

我眼中的容城镇

    容城新貌

    □彭桂生

    容城镇是一个紧傍长江、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著名古镇,为监利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前372年,楚肃王灭许,取消容城国的国号,容城国的地域,称为“楚容城地”,习称容城。历史变迁,沧海桑田,城区已是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四通八达,环境优美,商贸繁荣,经济发达,政通人和,曾荣获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县城称号,小城大爱誉满天下。

    本人在容城镇工作、生活了四十多个年头,去年又有幸参加了市史志专家组对《容城镇志》的终审,目睹了解了县城的发展变化,亲身感受到小镇跳动的脉搏,无时无刻不沉浸在一种兴奋与激动、骄傲与自豪之中。俗话说:十年一大变,五年一小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势不可挡。几十年来,容城人殚精竭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创造出了许多人间奇迹和佳话,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块神奇的沃土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和身边,体会尤其深刻。

    重修群建桥后河变新貌

    后河在容城中心城区的西面,西连城西生活片区,南接滨江公园,西门渊泵站挺立在河首荆江干堤上,通江达河,排灌两利。后河曾名庞公渡、太马长川、后河、西流河和西门渊灌渠,为长江的分流水系,是监利的母亲河,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沿河的子孙后代。曾几何时,河道宽阔,水清鱼跃,既可行走机帆船,大型货船,还可举行龙舟竞赛。后历经数载,因城镇扩建、人口增加,泥土废渣倾泄和崩坡淤积,河床抬高,河道变窄,两岸污水横流,垃圾密布,成为名副其实的“臭水沟”。原跨河老“群建桥”也因年久失修,桥面狭窄,桥身开裂,不堪重负。天府大道人车混杂拥挤,经常发生堵塞碰撞。

    2008年,县政府多方筹资近8800万元,对从西门渊闸穿城区而过的4、2千米渠段进行块石衬砌和安装混凝土预制护栏,沿河两岸修建混凝土道路及种植花草树木,安装照明路灯。与此同时,对昔日的跨河桥梁进行拆毁重建,新桥全长80米,宽16米,四车道,桥面沥青刷黑,两侧修建了高于桥面30厘米、宽3米的人行道,还有一米多高的大理石防护栏,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正中镌刻着“群建桥”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让古老的后河重新焕发生机,改造成一条集灌溉引水、城区休闲观光的生态之河。

    如今,一桥一河以崭新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河宽水清,两岸杨柳依依,林荫道上干净整洁,路灯明亮。河畔高楼耸立,市场繁荣。天府大道人车分流,各行其道,畅通无阻。彻底改善了市民居住环境,还人民群众一条洁净的幸福之河。

    水患成水利江滩变公园

    九曲回肠的长江,险在荆江,十年九水,监利人民饱受长江水患的侵扰,每当防汛都是首当其冲,“九八”抗洪的情景仍让人们记忆犹新,心有余悸。自三峡大坝建成后,水患变水利,滚滚长江才真正造福于沿江人民群众。监利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践行监利政治作为,贡献监利生态担当,奏响了新时代的“长江之歌”。

    在监利江段,尤其是容城江滩进行了大力整治,拆迁厂房和汚染企业,重点推进长江岸线复绿,建设湿地公园面积2000多亩,将原城区沙石码头林立、废旧企业遍布的脏、乱、差外滩建成3.7公里、千亩风景美丽的森林公园,投入资金上亿元。如今,一座蜿蜒数公里的江滩公园呈现在10几万市民面前,这里建有文化长廊、娱乐广场、休憇凉亭、人行栈道、莲荷鱼塘和观景台等配套设施。集观光游览、文化娱乐、健身运动于一体,美丽的长江外滩和监利县滨江公园连成一线,交相辉映,将会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踏青赏景,谈天说地的好去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休闲娱乐观光的新坐标。

    宏泰展雄姿车站变广场

    在容城镇交通路与容城大道交汇处、原县汽运公司和老车站原址上耸立着四座连体大厦,这是继中百商场、百晟广场之后,又新建起来的一座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宏泰超市广场。

    2017年3月17日,原县老汽车客运站因企业改制转型倒闭和原址不利于老商业区域发展等原因,需要另选远离城区的站址,于是对28米高的办公、候客厅大楼进行了拆除,这座运行近30年的地标式建筑从此不复存在。当年9月8日,在“武汉市民之家”对其土地进行现场拍卖,最终由监利宏利文化商业开发有限公司拿下该地块,出让面积29830平方米,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建成了集酒店、公寓、住宅、商业为一体的监利首个时尚体验型商业综合体,为监利市民带来全新生活理念,并将成为监利地标性城市名片。

    宏泰广场地处商业核心,地理位置优越、城市配套成熟、交通条件便利。是地段最好、规模最大、业态最齐、配套最完善、开发商最理想的“五个之最”开发项目。广场竣工开业时,张灯结彩,人流如潮,欢声雷动,盛况空前。五层大厦里,吃穿玩乐,设施完备。白天楼上楼下,人头攒动,热闹异常;入夜霓虹闪烁、灯火通眀,繁华至极。是广大市民最放心、最开心、最舒心的购物中心和儿童游乐场所。

    路畅人欢笑麻木变公交

    穿行在市内各条主干道和大街上、一辆辆宽敞明亮、舒适安全、绿色环保的市内公交车,是容城城区一道道靓丽风景,它给广大市民出行带来了便利、快乐和享受,缓解了城区交通运营压力,也逐渐改变了“麻木满天飞,摩的拼命追”、城区交通秩序混乱、事故频发的现象。过去人们对摩木车载客心存担忧,但又无法选择和拒绝,所以导致摩木车急剧增加,这些非机动车辆在街头巷尾横冲直撞,成为城区交通安全一大隐患和治理顽疾。虽然相关部门曾进行过几次专项治理,但收效甚微。如今,公交车的出现让市民出行自如、更加便捷,再也不会为出行难、乘车难而犯愁,市民们的法律和安全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出行首选乘坐公交车或出租车。

    2016年县汽运总公司车辆营运由市场化改变为国营主体后,成立了市公交车分公司,市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共投资4000多万元,设置了9条公交线路,设立了126个候车站台,由内燃机全部更新为新能源环保车80余辆,安装了语音报站系统,聘用驾驶员90余人。公交公司也相应建立健全考核奖惩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了老人免费卡、学生优惠卡等优待政策,到站即停,温馨提示,竭尽全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司乘关系也逐渐改善,正朝着“幸福公交车、最美好司机”的目标迈进。

    改造老小区旧区变模样

    近年来,在原县土管局、审计局、广播电视台职工宿舍大院及社区等居民小区,都悬挂着一幅标语:“小区改造系民生,建设宜居新家园”,口号非常贴切和实在。这些旧院小区大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尤其是六十年代修建的,因年长月久,路面早已破败不堪,下水道堵塞,汚水漫溢,积水成河,居民苦不堪言。为此,市政府精准施策,对症治理,较为集中地满足多年来城镇职工群体等城乡集并过程、老旧建筑体群、建成区的公共需求。改造老城旧小区是党和政府实行的一项系民生、得民心、暖人心的工程,目的就是解决广大居民及退休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

    旧改主要任务为翻、修、改、扩有关公共部位,升级重置配套。如路面硬化刷黑、排污水管道疏通、停车位、供水电气和移动光纤、文化休闲体育健身设施等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实施旧城改造,让旧城镇区块性设施重整,户外部件、公共治理对象,改划扩宽;修改“给排”直径,解决“看海”;且可稳定各层阶居住方面的改善型需求,在符合新时代特色美丽乡村建设中;没忘产业老职工们心酸的过往贡献,寻求“住有所居”工农领域平衡的一项重要政治部署。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利用政府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政府民生实事政策优势,加快实施老城区老旧小区、片区综合改造,积极筹措改造资金,同步启动消防设施设计,现已对63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今后还会有计划,分步骤实施,逐年解决这些关乎民生热点、重点、焦点和难点问题。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皆举不胜数,窥一斑而知全豹。身为每一个容城人无不惊叹和称赞城区变化实在是太多、太快、太大了。完全都得益于党的领导好、政策明;市委的决策强、措施力;部门的行动快、工作实,让基层和老百姓真正看到了希望、得到了实惠,充分享受到新时代的优越性和幸福感。在我眼中,美丽富饶的容城镇就象镶嵌在江汉平原的一颗璀璨明珠,晶莹剔透,熠熠生辉!

    (作者系监利市农业农村局退休党员干部、中国报协集报分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著有文学集《兰桂生香》一书)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