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频 说起收头发的人,我想起了卖头发的人。法兰西作家雨果在其长篇巨制《悲惨世界》中写过一个女人叫芳汀。为了养活女儿,她卖掉了一头秀发。那收头发的人心真狠,直接给她剃了一个光头。害得她出门只能戴帽子。 我们乡下也有外地人常年骑着自行车,见人就喊:“收头发咧!”头发的价格,视长短而定。前些年,家里困难的女人,常会选择卖掉一头秀发,换一百多元过日子。当然,头发剪了,就很短了,收头发的人没有专门训练过,拿着剪子沿着头发根部剪,毫无“章法”,就像狗子啃的。要想恢复那长发飘飘的样子,起码要两三年。 虽然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但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有人会卖掉自己的长发。然而他们收走头发,去干什么呢? 很多电商平台上都可以搜到各种款式的假发。这些假发的原材料有相当大一部分就来自于收头发的人收上来的长发,并且价格不便宜。有的人说:“那些便宜的假发都是塑料做的。”其实不一定,厂家为了保证顾客假发佩戴的效果,很多是采用真人头发制作而成的。 有些假发经过加工,还会出口远销亚非拉等海外市场,因为不止一部分国人被脱发或者秃头所困扰。国外的部分男人由于压力大等原因,很早就成了“地中海”,为了遮丑,他们佩戴各式假发套,遮盖秃顶或者头发稀疏的部分,假发受到热烈欢迎。要是碰到大风的时候就危险了,保不定假发套会被风吹走。 还有人说,收头发的人将收来的头发卖给了不良小作坊,小作坊的人则利用化学手法对头发进行分解,制作成氨基酸液,再兑进不合格的酱油里,让那些不合格的酱油能够通过有关部分的质量检测。好在现在基本上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了。因为监管部门的严格检验,让那些黑心的酱油坊断了财路。现在市场上的酱油,多是用植物蛋白酿制的,非常安全。 不过,有些地方还是变了。特别是年轻的姑娘们对时尚有了更大的追求。她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护发用品护理头发,有的还会染上不同的颜色。很少有人会为了那点小钱割弃自己的乌发,更何况卖的那点小钱还抵不了自己的一次烫发费用呢。 听说南方某大城市,有一些企业专门制作人工合成的头发,成本很低廉,这些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头发质量比收购回来的真人头发质量要好,在价格上更有市场竞争力。 随着人们对传染病的防备心理越来越强,一些人担心使用真人头发制作的假发,可能携带传染细菌。工业化的假发超过了用真人的头发做的假发。那些走街串巷的收头发人也就慢慢消失了。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明史学会,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