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荆州日报记者荆文静 四月,春到荆江。 碧波荡漾的长江,流经荆州483公里,如一条玉带串起所辖8个县市区,占湖北江段45.6%,占整个长江中下游近1/4。 江岸,万树争春,千枝吐翠,一条郁郁葱葱的生态绿廊沿江蜿蜒,与洋码头文创园、万寿公园、长江大桥、临江仙公园等“串珠成链”,释放着荆江风情带的独有魅力。 4月10日,阳光明媚,临江仙公园繁花盛放、绿意盎然,成为人们春日拍照的“网红地”,园内新建的网球场、足球场内吸引着一批批市民前来运动锻炼。 骑上共享单车,沿着江堤一路东行,春风拂面,五分钟就到了洋码头文创园。这里,一座座临江的老建筑带有浓郁的码头文化气息,江面货船穿梭往来,偶尔发出一两声汽笛声,成为荆州人偏爱的文化休闲“新客厅”。 “变化太大了!生活在这里真美!”常在荆江风情带散步运动的荆州人,看着眼前美景,总要情不自禁地为荆江岸线的整治成效点赞。 曾经,化工企业林立、沙石码头遍布、污水垃圾等“困扰”着荆江岸线。为守护一江碧水,荆州下狠心出重拳抓治理,在全省率先实施长江岸线管理员制度,腾退岸线55公里,计划引导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76家、已完成63家,关停拆除非法码头340处、复绿305处,沿江全面开展造林绿化,对市域江面非法采砂船舶“清零”,与宜昌、荆门、恩施三市州强化长江、清江、沮漳河等水系流域共保联治。 治理保护修复三管齐下,荆江岸线由灰变绿,“不毛之地”变身带状公园,“疮疤”上长出了“氧吧”,码头变身城市“客厅”,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