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新闻周刊

荆门
10公里生态缓冲带保漳河美景

    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荆门日报记者解天滋

    “从水面到堤岸的25米内,所有的橘树都要清除,改种生态林。”3月下旬,在漳河镇迎接村,荆门市政府领导带队,检查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生态缓冲带建设的相关工作。为保护漳河水,荆门市将在漳河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建设近10公里长的生态缓冲带。

    近几年来,荆门市不断加大漳河岸线整治力度,确保河清岸美。加大漳河旅游码头库区船舶、码头监管。漳河新区管委会组织辖区镇政府开展“三无”船舶联合执法,督促水路运输经营者、码头企业、接收转运处置单位主要负责人认真落实污染防治第一责任,并依法加强对船舶污染设施设备配备、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全面拆除沿岸违法建筑,整顿库心岛经济林。2020年以来,拆除漳河水库前锋社“四乱”问题2处(12家),投入资金6万余元完成植树复绿,水域岸线面貌焕然一新;拆除荷花山庄违建近800平方米,土方开挖近12000立方,平整复绿10000余平方米。同时沿岸农庄全部停止运营。

    李集岛是漳河库心最大的柑橘种植基地,2015年4月,可可(荆门)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对李集岛的生产生活进行集中规范化管理,改粗放型种植农业为集约型生态农业等,生产的“岛橙”已成为荆门的一张名片。“我们探索了以‘降低面源污染,提升库区湿地环境’为目标的生产模式,但为了保护漳河,我们还是会退出。”可可农业公司负责人介绍说,2025年4月,合同到期后,他们将退出经济林种植。

    为全面落实《荆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漳河水库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定》,荆门市还加大了对消落带内钓鱼平台整治情况,累计拆除水上建(构)筑物51处;持续开展水库范围“清四乱”规范化常态化工作,结合日常执法巡查,加强“四乱”问题排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水库“四乱”问题实现动态清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