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记者王子瑶通讯员姚权张乔萌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兼顾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两不误,打出助企纾困组合拳,让沟通“面对面”、政策“心贴心”、落地“实打实”,着力解决企业招用工难、创业担保融资难、社保缴费负担重、经办服务环节多等痛点难点问题,加快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为劳动者送来“心之所盼”。 增信心密集出台政策大礼包 “市人社局出台的揽才、降费、培训等政策,成功帮助企业‘把损失补回来,把时间抢回来,把进度赶回来’,太好了!”近日,亿钧玻璃负责人感慨地说。 为全力服务我市经济发展,今年,市人社局密集出台政策大礼包,先后推出“才聚荆楚·凤鸣荆州”、“我兴楚乡·能人返乡”、事业单位“招硕引博”人才激励、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等政策措施,推出服务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13条、企业“十问十帮”用工服务保障等系列措施。 该局全面梳理就业类、人才类、培训类、补贴类政策认定条件,以“稳十条”新举措和稳岗返还政策为突破口,推动人社领域政策“无申请兑现”,全市已有4495家企业实现“免审即享”,稳岗返还1597.77万元;充分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广泛开展岗前培训、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继续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63238人次,发放补贴3637.75万元;落实2022年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失业保险费率按1%执行,八类行业工伤保险基准费率下调50%,预计今年全市企业将减少失业保险费1.7亿元、工伤保险费0.65亿元的社保支出。 减流程开通惠企纾困直通车 “人社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新政策,让企业反映诉求不愁渠道、解决问题不愁时限、遇到困难不愁支持,必须点赞!”宇兴环保负责人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今年,市人社部门持续推出“千名干部进千企”“人社惠民进万家”“十问十帮”等活动,人社干部“练兵比武”争做“政策达人”,助力全市“工业突围战”。 减流程,人社服务更高效。年初,市人社局成立7个工作组走访中心城区14家重点企业,从政策、人才、培训、服务等方面推出“四送”大礼;集中发力“十个打包一件事”便民行动,将企业招用员工、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职工退休等10个事项打包成“一件事”;创新开展人社“六办”服务,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明晰查询清单解决改制企业退休职工查档难;普及劳动人事仲裁“1730”模式,缩短25%庭审时间、20%结案时间,有效提升办案效率。 我市相关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在全省启动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联办事项,办结时限从39个工作日缩短到6个以内,最快当日办结;“我要申领失业保险金”等一事联办“荆州经验”在全省推广…… 促发展服务保障措施不打烊 “感谢荆州招聘‘点对点’等活动,让企业顺利找到优秀员工。”吉昌电子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面对面招聘,让企业与人才实现互利共赢。 春节前后,市人社部门强化企业、城乡、返乡“三项调查”数据分析应用,逐区逐村摸排用工、就业、创业需求,准确摸清994家企业的用工需求,搭建起“送岗到人,送人到岗”的双向桥梁;全市组织“点对点”企业参观57车次2400余人次;推出“五个一”系列活动,创新开展一站式、沉浸式、体验式招聘会,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278场,参与招聘企业1800家次,提供岗位5.4万个,直接满足企业招工需求1.43万人,同比净增0.21万人;全市校企人才输送步入快车道,计划在9所在荆高校开设校企联合“订单班”40个以上,为企业培养实习生、大中专毕业生3000人以上。目前,部分校企已签定“订单班”协议。 今年以来,我市获评职称人员将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电子职称证书,实现跨地区互联互通。目前,全市已经采集信息4199人;市人社局邀请资深安全专家、组织工伤预防宣教车进企业,先后走进沙市钢管厂、宇兴环保、亿钧玻璃等公司;我省首次网络创业培训直播试点班在荆州开班,通过网络创业与直播经济对接,为全省新常态下创业培训打造“样板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