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荆州宣讲

乡村振兴
深耕“三农”沃土赋能乡村嬗变

    □张君

    毛主席曾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谋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还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都是‘压舱石’,必须答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道‘必答题’。”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作为“三农”工作的基层干部,我们必须扛起这份政治责任与使命担当,深耕“三农”沃土,赋能乡村嬗变。

    深耕虾稻产业,赋能富裕乡村

    公安县闸口镇虾稻连作始于1996年,从最初的3000亩发展到如今的10.03万亩,产值也从500万到8.5亿,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目前,该镇基本上形成了以村集体壮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合作社、家庭农场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企业为引领,以节庆活动为平台的虾稻产业链发展格局。全镇农业合作社93个、家庭农场214个、种养大户201个、示范基地2个、经纪人41个、冷库3个、深加工企业3个、大型分拣中心16家,建立全县首个小龙虾博物馆。每年开展小龙虾技术培训,连续5年举办闸口小龙虾节。先后获得“闸口小龙虾”地理认证商标、全国首个稻渔生态种养示范镇。未来5年,将深耕虾稻产业,通过“四创”理念让虾稻产业始终成为有奔头的朝阳产业。一是创新育养模式。以迈康种养合作社为例,将田埂围上内网进行分区,起虾时只捕大虾,小虾继续留在网内养殖,只捕大虾提升了小龙虾的产量和品质,通过育养分区,亩产从原来的400多斤提升至800斤,价格由15元每斤到20元每斤,单产效益高,力促农民增收。二是创新螯虾品种。该镇永和水产合作社经过5年育苗,现已繁育出蓝龙虾苗种,蓝色小龙虾学名红螯螯虾,原产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同克氏原螯虾相比,蓝龙虾肤白貌美大长腿,而且每只蓝龙虾约50-100克,出肉率是同规格小龙虾1.7-2倍,最小的蓝龙虾就已是普通小龙虾的最大规格。小龙虾浅水养殖,蓝龙虾深水养殖。目前蓝龙虾还没形成量产,有很大的市场去开拓。三是创建核心示范。依托毗邻崇湖湿地优势,打造石洼老街、崔家湾村落、百年古树、原始竹林、张飞田遗址游园等风光旖旎、底蕴深厚的乡村游景点,借助闸口小龙虾论“只”卖的影响力,积极创建农文旅融合核心示范区。四是创建国省品牌。培植精品合作社,积极申报蓝龙虾省级良种场;培育壮大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创省级龙头企业;布局链条完备、衔接紧密的小龙虾全产业链,争创全省特色产业10亿元乡镇、国省产业强镇及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深耕乡土文化,赋能魅力乡村

    乡土文化盛行于风土人情,未受外来干扰的“淳朴”年代,有着浓浓的乡愁味、泥土情,有一句话叫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当下时兴的乡村游,日益盛行网红打卡点,无不彰显了农耕文明的文化烙印,展现着乡土文化的独特记忆和审美认同。闸口镇曾经千帆竞过、商贾云集,茶船口岸商贸繁荣,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百年古镇。如何在传承保护本乡本土文化中获得新生,受人青睐,笔者认为,需要做好“四个结合”文章。一是将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依照历史的旧迹、百姓记忆、恢复村落地貌,整理挖掘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传奇人物事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嵌入当代人的生活中,像张飞屯田与夫人品酒将三国文化与酒文化巧妙融为一体。二是将市场主体与美丽乡村相结合。在美丽乡村点位建设推进中,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强化筑巢引凤,组织动员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例如黑狗垱“丰卉园林”甘总的苗圃产业带动一方发展、石洼村“湿地人家”餐馆让老街焕发新活力等等,力争每建一处至少一个市场主体持续跟进维护经营,确保美丽乡村更有源头活水、更能持久。三是将媒体传播与现场体验相结合。通过报纸、公众号、视频抖音将形成的魅力乡村点位记录下来。连点成线、扩点成面,串成属于闸口的恒久与独特记忆,通过学生社会实践、科普教育、企业团建等活动到有文化底蕴的乡村来,让年轻一代对乡土民俗传统有体验与感知。四是将文化精髓与乡民思想相结合。我们要深入挖掘本地人文故事,并将群众口口相传的故事通过艺术加工与创作,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的微景观、微墙绘、微展馆、微元素都打上文化烙印,通过文化可视化,将文化精髓融入乡民思想意识中、村规民约中,成为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提升百姓精神文明的基本遵

    循与隐秘力量。

    深耕风貌塑形,赋能靓丽乡村

    风貌塑形,让村庄颜值更加靓丽。一是统一“八个一”这个标准。美丽乡村按照“一红一绿、一黑一白、一青一蓝、一明一暗”的标准,从对破损墙体修复刷白、屋瓦涂灰色,村庄绿化亮化美化,沟清渠畅岸绿,垃圾清运体系完备等等,实现镇域面貌从“一处美”向“全域美”的转变。二是统一拆通透、码整齐、扫干净这个目标。今年以来开展了“三大行动”,号召全镇上下向“脏乱差”环境宣战,动员村组干部120余人,累计清除牛皮癣500多处,沿207国道、431省道、黑闸线、崇湖通道拆违治乱基本清零,让美丽乡村既有“底子”更有“面子”。三是统一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这个主题。该镇农口专班定期开展抽查监督工作,每月开展暗访检查、每季度组织拉练考核评估,以督促整改提升。同时组织村居负责人到兄弟乡镇、先进县市区学习经验,坚决打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战”。四是统一党员群众认同这个核心。充分发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动员各村(居)群众参与乡村风貌改造,通过评选最美庭院、“十优十差户”,开展“小手拉大手,大手牵小手”等活动引领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的整治与维护,促进“外在美”向“内在美”、“一时美”向“持续美”转变。

    我们坚信:唯有深耕细作,才能绘就美丽乡村的别样风景!

    (作者单位:公安县闸口镇人民政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