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荆州宣讲

年轻公务员要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
—关于年轻公务员如何履职尽责的思考

    思想纵横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善作善成,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立足新发展阶段,年轻公务员肩负重大使命,如何在具体工作中抓落实,争当实干家,不做“客里空”,关乎到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能否在基层落地见效。

    年轻公务员在抓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

    消极被动抓落实。部分年轻公务员对公职人员的使命、职责缺乏深刻领悟,对“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的理解不深,未能端正自身角色定位,没有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风险、改革开放创新、保障改善民生等责任与个人工作实际联系起来,对上级交办的任务没有做到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存在“差不多”“过得去”的思想。

    挑三拣四抓落实。落实工作难免要触及矛盾,但是部分年轻公务员挑肥拣瘦,耍小聪明,把好做的事做了,把困难和问题留给别人,或者选择容易出彩、出成绩的予以落实,对费时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往往能推就推、能躲则躲。

    应付疲沓抓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年轻公务员认为差不多就行了,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低标准,低要求,马马虎虎,虎头蛇尾,许多工作做得离要求差一截,更有年轻公务员以口号、表态的形式落实上级部署,上级再催就抓一抓,领导再问就动一动,否则就继续观望。

    脱离实际抓落实。一项工作安排下来,仅仅对照上级文件,不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没有深入基层了解,对下面的情况没有摸清楚就坐而论道,制定高指标,看起来是交待的事听了、让做的工作抓了,但就是做不到点子上,把握不住实质,导致落实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效果差强人意。

    原因分析

    求真思想未能入脑入心。一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淡化。部分年轻公务员在学习领会和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上未能入心入脑,没有真正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不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导致在工作抓落实过程中,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浮在表面。二是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牢。没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愿扎根基层、融入群众,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了解不及时、化解不及时,造成工作脱离轨道,抓落实出现偏差。三是担当作为的责任意识不强。有的自恃“身高”,将挑起肩头担子变成了“挑拣”肩头担子,缺乏艰苦奋斗和实干意识;有的执着“小我”,存在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守摊”思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岗位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

    求是能力未能落实见效。一是找准工作重点的能力不够。由于基层工作经验不足,岗位磨炼不够,调查研究能力不强,缺少发现工作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能力,导致提出的工作思路、解题方法针对性、指导性不高,不能有效找准落实工作的“突破点”。二是厘清工作思路的能力不够。对上级路线方针政策、重大战略部署理解的深度不够,系统思维能力不足,在工作落实上不能全方面践行上级要求、工作标准,导致推动工作难以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三是一抓到底的能力不够。工作中系统谋划不足,对上级交办的任务没有合理有效安排,未能做到踏石留印、抓铁留痕,干出一点点成果,就沾沾自喜,导致工作落实程度大打折扣。

    求实作风未能贯穿始终。一是思想僵化走“窄路”。缺乏主动思考与创新精神,工作思考“机械化”,思想上因循守旧,政策上没有明确规定的事项,往往采用保守策略,机械式落实。二是学风固化走“熟路”。年轻公务员虽然学历高、知识广、素质强,但存在理论不能联系实践、转化不够紧密的问题,没有真正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做得不够,导致落实工作出现“本本主义”的现象。三是工作虚化走“近路”。工作中重形式、轻实绩,只看“显绩”,不求“潜绩”,只想抄近道、走近路,工作作风漂浮虚化,导致落实工作效果不佳、成效不明显。

    对策与建议

    要强化抓落实的思想意识。一是强化政治意识。年轻公务员要明确抓落实是衡量年轻干部讲不讲政治的重要标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千方百计、排除万难去抓好落实。二是强化底线意识。要把清正廉洁作为抓工作落实的行为准则,不忘初心、秉公用权,严以律己、守住防线,清白、干净地做人做事。要把勤勉、简朴作为修身立德的基础,秉持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夙夜为公,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方面做出表率,为抓落实提供坚实的纪律保障。三是增强责任意识。始终牢固树立抓落实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先于一切的理念和意识,把抓落实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道德担当、一种工作习惯,真正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

    要提升抓落实的核心能力。一是找准“点”。要找准切入点、着力点、矛盾点、发亮点,抓住重点,以点带面、牵动全局,打开工作局面。二是延伸“线”。善于总结利用经验规律,把过去、现在、未来串珠成线统筹考虑,牢固树立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思想,按照“阶段工作及时推进、临时工作随时催办、重点工作跟踪督办”的要求,对各项工作,逐项跟踪问效,逐个闭环销号,让落实见效成为自己延伸线上的鲜明底色。三是拓展“面”。坚持系统思维,增强抓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工作放到本单位建设的全局推进,多点开花,对所承担的重点任务进行再细化,有针对性地制定各项落实的思路举措、行动计划,打好“组合拳”,协同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要树牢抓落实的强硬作风。一要淬炼务实的作风。平时要深入到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注意发现问题,认真分析不落实、落实不了的原因,把真实情况摸清楚,出实招、求实效,促进问题的解决。二要养成较真的作风。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结合起来,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任接着一任干,锲而不舍地推动工作落实。三要锤炼笃行的作风。既要向老同志学习实干精神,同时要当好贯彻落实实干精神的“宣传员”“践行者”,树立“作风过硬”的年轻公务员形象。

    (作者单位:公安县委组织部)□张叶青

    —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