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版:文化研究

浅说天贶节

    □陈厚权

    在洪湖人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中,有一个浓妆重彩的节日,就是在水乡广袤地域中风行了好多个世纪的“天贶节”。

    这个现代人在记忆中逐渐淡忘的节日,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正当入头伏的时段。

    “天贶”意为上天赐赠,节日起源于宋真宗赵恒。他称梦遇神赐可保社稷康宁的治国安邦天书,大喜,即颁诏天下,以当时际遇天神的日子,定每年的六月初六为天贶节。因此,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了一座宏大的天贶殿。

    天贶节这个古老节日,近年来虽然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但是,洪湖当初许多民俗活动,却在文史典籍中留下了记载。

    民间传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小白龙探母的日子。小白龙的母亲因为违反天规,私自给凡间降下了端午节前的划船雨,让玉帝作为惩罚,将她关在天庭里看管铁树,并命令待到铁树开花的日子,才是获得自由的时候。玉帝规定小白龙只有每年的六月初一方可到达天庭,等待初六这一天去看望母亲。在此期间,如果小白龙因思母心切,或者母子见面时而哭泣,就会泪湿了玉帝的龙衣,因此,凡间也会有许多天的降雨发生。

    这个神话故事,派生出了洪湖人“六月初一动一流(下雨),七十二个风雨头”和“你不给我划船水,我就不让你晒龙袍”两条农谚,据说还比较准确。

    有意思的是后一条农谚,就是每年端午节前后,大多会下点雨,河水涨起来了,乡民就可以试划龙凤舟,作好端午节的划船竞渡备赛。如果这些日子反常的一直晴天无雨,那么,到了六月初六天贶节时,那就极大可能是阴雨天。别说百姓们因此晒不了衣物,就是天庭玉帝和人间皇帝,也别想晒龙袍了。

    由此,又滋生了洪湖人六月六的另一串习俗风情。

    在洪湖新堤地区历来流传着“六月六,晒红绿”的习俗。“红绿”即指百姓的各色衣服、被褥,文人的书籍,僧人的经藏。

    这是因为洪湖人经过了黄梅天,藏有的衣物书籍等物品容易上霉,天贶节时应时该取出来晒一晒。这种风气还和九霄有关,说是六月初六这天,连玉皇大帝也要晒龙袍,为天下苍生作表率。只因那天天日祥瑞,老百姓也跟着神仙沾点光,晒衣虫不蛀,晾书而不蠹。

    有明代沈德符著《野获编》载:“六月六日,内府皇史晟曝列圣实录及御制文集,为每年故事。”

    因此,上至士大夫家,下到黎民百姓也于此日晒裘衣杂物,以防虫蛀。这应是上行下效,洪湖风俗形成的源头。

    那么,天贶节晒龙袍的故事,又从何而来?这一点,洪湖人定会有着与天庭无关的传说来自圆其解。于是,乾隆的戏说,在新堤又多了许多版本,其中有一段故事,演绎合情合理,被民间认可并流传下来。

    说是某年六月初六,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来到沔阳州地域,因贪恋洪湖美景流连忘返,偶遇大雨,虽急中生智入渔舟芦蓬避之,但还是半湿了外衣。幸而不久雨过天晴,阳光复照,皇帝急忙将湿袍铺在乌篷船上晾晒,因而洪湖地区就有了“晒龙袍”的典故。

    虽然,六月六民间晒红绿是数百载洪湖人不变的定律,玉帝和乾隆晒龙袍出处则细究难考,但是,却衍生了佛寺道观的一个“翻经节”。

    典型的传说是唐僧到西天取经回来,不慎将所有经书落到海中,最后捞起来晒干才保存下了这些宝贵经藏。这个故事已被吴承恩老先生收录改编在《西游记》之中。

    既然大德高僧唐玄奘开启了晒经书的先河,那么新堤僧侣道徒们,在六月初六这天将藏经翻检曝晒,同时晒一回黑爹爹,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些典故,得从新堤的天贶庙与黑爹爹出晒说起。

    洪湖县志录:新堤“建有天贶(亦称黑爹爹)庙”。

    这座气势恢弘的天贶庙,位于原洪湖市新堤镇解放街西段原福利院旧址上,庙内贡奉着一尊通体黝黑的神尊,是职辖新堤地区百姓的保护神。

    天贶庙俗名是“辖神庙”“黑爹爹庙”。庙宇始建于明末清初年间,几乎与新堤镇开埠历史同步,曾几经移址扩建与重修,只到清代咸丰时期才基本定型。

    其庙座北朝南,占地面积近五千平方米。主建筑是辖神殿,为七级台阶两层重檐翘角、宫殿式砖木结构的北派庙宇。天贶庙南设山门,西置晨钟暮鼓两楼,两侧的配殿与附属建筑一应俱全。

    洪湖县志亦载:“六月六,新堤市民抬‘黑爹爹’游街出晒,东西两岸各商户(会)选人扎制纸人纸马,谓之故事会,由人抬着上街游行”。

    于是,每年这一天,是老新堤数代百姓例成定规的“黑爹爹出晒日”。

    后面便是传统的民间技耍游行队伍,在跟进的行列中,有张果佬倒骑驴、刘海戏金蟾、金牛犁春、哪吒闹海、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化装人物的故事造型。其间,还穿插着传统神化人物踩着高跷、穿着戏服的即兴展演。

    黑爹爹出晒游行活动,汇聚了地域风情和传统教化精神,有机契合了庄严正典的崇神形式,与大众参与的欢乐共享希望,把黑爹爹出晒节日作为文化载体,将民间共贺太平盛世、推崇感恩神圣正气、共保辖域玉宇的意图,用这种接地气、入民心的地域特色形式,精彩地传承开来。

    此外,六月初六这一天,洪湖湖区渔民在过往历史上,还有自觉禁捕一日的传统。当天,渔民们会将米饭撒入湖中喂鱼虾,祀龙王,保平安。而以耕种为业的农民,则要以新米为食,谓之“吃新”。

    上述民俗洪湖县志皆备矣,这大约是洪湖人最原始旳生态保护、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的朴素意识实录。

    虽然过去天贶节的印象离今天的水乡人渐行渐远,天贶庙也被拆毁,黑爹爹出晒的纪念活动亦停止多年,但晒书画、晒衣物的风俗仍旧亘古不变。

    回顾新堤独具乡土特色的天贶节民俗活动,毫无疑问,它已牢牢地沉淀在地域史册中,为古镇打上了乡风乡情的文化标签,给了一代代老新堤人留下了民俗文化最深刻的记忆。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