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荆楚往事

治荆名臣②
北宋荆南知府郑獬

    郑獬行吟图

    但凡涉及荆州水利的书籍,无不提及“熙宁中,郑獬作守,始筑长堤”。这句话有两个错误:其一,“郑獬作守”不是“熙宁中”,是治平中。其二,不是“始筑”,是增筑。郑獬作为北宋状元,知荆南府不到两年时间,但治绩斐然,口碑载道。

    纵览历代科举题名录,中国历史上曾出过五百多名状元,但只有郑獬被宋神宗钦定为“忠孝状元”。

    郑獬(1022年-1072年),字毅夫,号云谷。祖籍虔化(今江西宁都)。五代后汉时,祖父到湖广经商,定居于安陆(今属湖北)。其父郑纾,宋仁宗皇祐初年曾随大将军狄青赴邕州(今广西南宁)征檄南蛮,后以功由审判评议员,调职方员外郎,还朝后代理大理寺少卿,兼祠部郎中。“郑氏世以行义闻于荆楚间”(光绪《德安府志》)。郑獬虽负才名,但屡试不第,直至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方中湖北乡试举人第一(解元),接着次年赴京殿试,据王得臣《麈史》记载:“神文(宋仁宗)重于选士,皇祐五年廷试,既考定,前一日取首卷焚香祝曰:‘愿得忠孝状元’。”故后世称郑獬为“忠孝状元”。

    至和二年(1055年),郑獬任度支判官(负责全国财政,位次于度支副使)、修起居注(记录皇帝言行之官),知制诰(负责草拟皇帝诏令)。嘉祐五年(1060年),与王安石同为集贤校理(为集贤院下属散官)。郑獬上疏朝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他说:“古之荐士,以为拔十得五,犹得其半。况今所失未至十五,而遂以浮言废之,可乎?愿复此科,使豪俊无遗失之叹。”(见《郧溪集》卷十二《论举遗逸状》)。翻译过来就是说,古时推荐人才,认为选拔十个人中能得到五个人才,还能获得其中的一半。况且如今推举有失的不到一半,而却因为一些毫无根据的议论而突然停止,可以吗?希望恢复此举,让贤良人士没有被弃之不用的遗憾。这次上奏还没来得及实施,郑獬就出任荆南知府。

    《宋史·河渠志》载:“江陵府去城十余里,有沙市镇,据水陆之冲。熙宁中,郑獬作守,始筑长堤捍水。缘地本沙渚,当蜀江下流,每遇潦涨奔冲,沙水相荡,摧圮动辄数十丈,见有民屋,岌岌危惧,乞下江陵府同驻副都统制发卒修筑……从之。”这个时间是错误的。“熙宁”是宋神宗的年号,在公元1068年到公元1077年,而《宋史·郑獬传》中记载郑獬任荆南知府是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到治平三年(1066年)。

    实际上,郑獬所修长堤也并非“始筑”,在唐朝时期沙市就已有堤防,唐代诗人王建的《江陵即事》“瘴云梅雨不成泥,十里津头压大堤”即可佐证。但是,郑獬在沙市“筑长堤捍水”是真实可信的。

    五代后梁将军倪可福于南平前期(约907年-927年)曾在江陵修筑寸金堤。嘉庆《大清一统志》卷345载:“寸金堤,在江陵县西龙山门外,高氏将倪可福筑。”《读史方舆纪要》卷78载:“寸金堤,在(荆州)府城龙山门外,五代时高氏将倪可福筑,以悍蜀江激水,谓其坚厚,寸寸如金,因名。”

    自五代倪可福筑堤以后到北宋治平年间,又经140馀年,长江河床南移,堤外江心洲逐渐淤长并岸。其时沙市已是商贾辐辏之区,因地势低下,旧有寸金堤破败,故郑獬发动军民在旧堤之南重新修筑了一道堤防。新堤路线大抵上起沙市赶马台与金堤(寸金堤)接,东南经迎喜街、解放路、中山路、民主街,接柳林堤。新堤筑成后不久,常遇长江洪水,沙市江岸屡被浸蚀毁坏,动辄数十丈,后江陵府因堤防溃决曾于“庆元三年(1197年)复议修筑”。(乾隆《荆州府志》)。

    郑獬的政治主张和历史贡献在其奏、疏、状、札上得到充分体现,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用节葬,兴利除弊

    郑獬从政时,正是北宋由盛转衰,国库空虚,财政吃紧时期。他主张节俭办事,量力而行,以减轻国家和民众的负担。英宗继位后,修治永昭陵(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境内),全部采用真宗乾兴时期的制度。郑獬上奏说:“今国用空乏,近者賞军,已见横敛,富室嗟怨,流闻京师。先帝节俭爱民,盖出天性。凡服用器玩,极于朴陋。此天下所共知也。而山陵制度,乃欲效乾兴最盛之时,独不伤俭德乎?愿饬有司,损其名数。”(见《郧溪集》卷十二《论减仁宗山陵制度状》)。大意就是,如今国家费用紧缺,不久前赏赐军队,已有横征暴敛、富室嗟叹怨恨,传闻京城。先帝节俭爱民,是出于天性,凡是日用生活用品都极其朴素简陋,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而他的陵墓规格却要效仿真宗最兴盛之时,这难道不是有损先帝勤俭的美德吗?希望您能告诫有关部门降低规模等级。

    接着,郑獬又上奏“天子初继位,郡国驰表称贺,例官其人,此出五代余习,因仍未改。今庶官猥从,充盈铨曹。况前日群臣进官,已布维新之泽,不须复行此恩,以开侥幸。”白话就是说,您刚刚继位,各级地方政府都争相上表祝贺,照例要给他们晋升官职,这是源于五代陈规陋习,一直沿袭没有改变。现在官员众多,充斥于主管铨选的部门。况且不久前群臣进升官职,已经施以新君之恩,不必再实行这种恩赐,以开启侥幸之端。皇帝对此置之不理。

    二、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作为谏官,为了畅通言路,郑獬上疏说:“陛下初临御,恭黙不言,所与共政者七、八大臣而已,为能尽天下之聪明哉?愿申昭中外,许令尽言。有可采录,召与之对。至于臣不进见,访以得失,虚心求之,必能有益治道。”(《郧溪集》卷十一《请听政纳言疏》)。大意是,陛下刚刚继位,沉默不发表意见,而参与朝政的不过七八个大臣而已,哪里能明察天下的事理?希望申明诏令朝廷内外,允许他们畅所欲言,有值得采纳的,就召见他们详细询问。至于臣下朝见时,向他们询问朝政的得失,虚心请教,必然有益于治国之道。这次皇帝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

    郑獬还借遇灾变时皇帝思过求言的惯例,上疏曰:“宜选官置属,掌所上章,与两府近臣从容讲贯,可则行之,否则罢之,有疑焉,则广询而决之。群臣得而众事举,此应天之实也。天下之进言也甚难,而上之受言也常忽。愿陛下采群臣之章疏,容而听之。史册大书,以为某年大水,诏求直言,用某人之辞而求某事,以出夫前世之为空言者,无令徒挂墙壁为虚文而已。”(《郧溪集》卷十一《论臣僚极言得失疏》。)大意就是,应该选拔官吏,成立专门机构掌管国人送来的奏章,同中书、枢密院两部门近臣认真研究,可行的则实施,不可行的则搁置,有疑问的则广泛咨询,共同解决。群臣有所得而各事都得以办好,这才是顺应天道的具体措施。天下人想发表政见是很难的,而皇上听他们的话却漫不经心。希望陛下采纳群臣的意见,虚心听取意见,以后史书上就明白地记录,某年发大水,皇上下令征求直言,采用了某人的建议而办成了某事,以便超越那些前代之空谈者,不要让好建议束之高阁。

    三、以和为贵,慎开战端

    郑獬曾任兵部员外郎,对国防大事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宋神宗初年,朝廷准备发兵收复横山(今陕西横山县,北宋与西夏交界处的要地)。他上奏说:“臣窃见手诏,深戒边臣无得生事。今仍用变诈之士,务为掩袭,岂帝王大略哉!谔擅兴,当诛!又因谅祚告哀,遣使立其嗣子,识者韪之。”(《郧溪集》卷十一《论种谔擅入西界疏》)。翻译过来就是,我看过皇上亲手写的诏令,严肃告诫边疆守臣不要无事生非。现在却又特别重用讲求诈谋权变的人,致力于对外发动偷袭,就像战国时暴君们所追求的那样,这岂是帝王的经世大略?种谔擅自挑起战争,应当处死!北宋与西夏是战是和,容或可商,但他坚守道义,忧国爱民,敢于担当的精神,可赞可敬。

    他又奏请朝廷,趁西夏人为君主李谅祚(史称“夏毅宗”)之死来报丧,派遣使者去册封他的儿子为新君。郑獬认为,解决西夏问题要作好充分准备,谋定而动。在此之前最好保持现状。如果轻启战端,则会得不偿失。所以当时有识之士都赞同郑獬的主张。

    四、关心民瘼,轻徭薄赋

    笔者整理《郧溪集》,发现郑獬关注民生的奏、疏、状最多,即使他受到排挤离开中央,外放到州府任职,依然坚持不懈,及时将自己的意见上奏朝廷。

    他曾奏请蠲免丁身钱。所谓丁身钱,就是“人头税”。即男子年二十为成丁,六十为老。每户每年按丁输纳钱米或绢。这是五代时期割据政权所创立的税种。宋真宗时曾下令废除。郑獬知荆南府时,上奏云:“今陛下初践祚,正是推恩布泽之时,欲乞检会臣前来奏状,特赐详察,与行除放。”(《郧溪集》卷十二《论免丁身钱状》)。白话文就是,现在陛下刚即位,正是施行仁政的好机会,请下令有关人员详细调查汇报,免除这个税种。

    当时北宋仍然沿用五代的衙前役,即派民户轮流供官府驱使。这也是除地税、商税等正税以及夫役外的负担。他上奏云:“臣所亲见,止于安州,访闻湖北一路类皆如此,欲乞圣旨下,宽恤民力,所令差去湖北路臣僚仔细相度裁定,其场务利害系州、县,亦乞令就本处访闻擘画,以从宽简。”(《郧溪集》卷十二《论安州差役状》)。安陆一带是我亲眼看到的,听说湖北都是这样。请皇上珍惜民力,命令湖北官员详细调查核定,涉及劳役的州县,也要调查本地实情况,务必从宽从简。

    郑獬路经河北,看到流民如潮,忧心如焚,上疏分析说:“其原起于唐州之开旷土,而成于河北之讹言,何者?唐州官吏冒赏贪功,遣牙校赍榜于三边,招诱户民十有馀年,于是三边始有迁民。及去秋地震,其父老皆言真庙时地震遂有澶渊之役。今地复震,北人又将扰边矣,如何不为引避?加以岁凶河决,于是相牵连而大去之。夫民故愚而无知,一人摇之,百人酬之,一乡之闻,但见南徙者众,故相随而亦迁,即询究其所以迁之理,则不出前之所言,是彼亦未能熟较利害,但云南方榖贱,有旷土可为生耳,若然者岂得纵其流亡而不为禁止乎?……此盖刺史、县令有不能者,无方略以安之耳。……伏愿陛下严立科罪,必令存留,无得纵令流移,庶几河朔不为墟矣。”(《郧溪集》卷十三《论河北流民劄子》)。意思是说,百姓外逃原因是唐州开垦荒地,加上河北的谣言。唐州官吏冒赏贪功,派遣低级武官在三边张榜晓喻百姓十几年,于是三边才有百姓迁徙。去年秋天地震,父老都说宋真宗时地震导致澶渊之役,今年地震肯定预示着辽人犯边,赶紧逃命。加上黄河决口,于是大举南逃,一呼百应。问他们迁徙的理由,也不外乎上述原因。他们没有认真权衡利弊,只以为南方稻谷便宜,荒地多,可以开垦营生。难道这样的现状可以放任不管吗?这是地方官没有安抚百姓的良策。请陛下严肃政纪,不许随便迁徙,以免河北成为荒芜之地。

    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点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利国利民。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的试点是成功的。但是,一县能行,一州未必能行,举国未必能行。政府借贷给老百姓的钱是用于生产周转,春贷秋收,利息二分。在实施过程中,地方官任意提高利息标准,有的地方竟提高到四分,变成高利贷。本来是百姓自愿贷款,事实上成了强行摊派。郑獬上疏云:“臣实不忍杭州之民将有无辜而陷刑网者,所以不能自已也,伏乞陛下指挥两浙路,如已散支处,则依条施行;未支散处,特赐寝罢,庶使一路疲民远沾圣泽。”(《郧溪集》卷十二《乞罢青苗法状》)。意思是,我实在不忍杭州农民无辜而受处罚,因此无法释怀,请陛下命令两浙,如有已经放贷的,按原办法执行;没有贷款的,废止青苗法,使劳苦大众得到皇上的恩惠。

    熙宁二年五月到次年四月,郑獬任职杭州知府期间,通过调查发现,朝廷在杭州买绢数量连年增加,嘉祐以前岁不过二十万,到他上任时已增至四十多万匹,但每匹官府只给钱一贯左右。一到收绢之时,百姓供输不及,官府就依科索要,有的地方甚至借机盘剥百姓。郑獬向宋神宗赵顼上奏《乞罢两浙路增和买状》,请求缓解对百姓的征调。

    郑獬工诗,“词章豪伟峭整,流辈莫敢望。”(《宋史·郑獬传》)。他的《夷陵张仲孚颙以荆州无山为戏辄书二绝》其一云:“使君终日倚朱栏,绿树高楼掩映间。自有碧江无限好,荆州佳境不须山。”是对荆州无山的解嘲,后人广为传颂。

    郑獬在二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无论是平步青云,还是遭到排挤贬谪,始终坚持直言极谏,为民请命。他不谋私利,家无积蓄,去世后,家人无力安葬,只好把灵柩寄放在一座寺庙里,十年之后他的好友滕元发(原名甫)任安州知府时才出资为其下葬。

    獬豸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独角神兽,传说它能辨忠奸善恶,遇到奸邪之人,就以独角抵触之。郑獬多次为了百姓利益直言犯上,甚至得罪皇帝和权臣也在所不惜,践行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儒家理念,不愧为“忠孝状元”。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