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江津笔会

母亲的针线活儿

    □夏梦

    记忆中,母亲因为手巧擅长缝补,常被街坊四邻称赞。渐渐地我明白,她的针线活儿,还藏着她勤俭朴实的生活态度。

    起初,我很不喜欢母亲做的针线活。有一回,学校组织汇报演出,同学们纷纷表示会穿新衣服参加,我心里满是羡慕。回到家,我便缠着母亲要买新衣服。母亲却摆摆手,神秘地说:“会有新衣服的!”我还在疑惑时,她已经从衣柜中翻出父亲的旧衣服,又拿出三角画粉和尺子,在旧衣上勾勒我的尺寸。哒哒的缝纫机踩踏声响起,衣服逐渐成形。那天半夜我醒来时,母亲还在缝纫机前,一针一线地锁扣眼……试穿新衣时,我忍不住嘟哝:“同学们都穿商店买来的新衣服。”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咱们要节俭。”我一赌气,脱下新衣服塞给母亲,扭头跑了。

    不管我怎么想,母亲还是会常说:精打细算,油盐不断。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在大城市定居后,她从老家来小住。第二天,她就拉着我去面料市场,把整个市场转了个遍,一家家地比价格,挑面料,算布量,终于找到一家性价比最高的店,满意地抱回了几块真丝面料。剪裁前,她用小喷壶喷出水雾濡湿真丝,生怕裁坏衣料。脖子挂着软尺,手量尺寸,计算数据,确保可以套裁,以便最大程度地利用衣料。拈针,她选最细的;针脚,她缝最密的,只是为了让衣服经久耐穿。就连多余的一点零头布也没浪费,拿来缝了两个蝴蝶结。我感叹这样过日子,可节约到家了。母亲环顾我租住的两居室说:“你在大城市生活,开销大,不节俭怎么行?”我盯着桌上的一摞生活账单,使劲点点头。

    从那时起,我渐渐懂得节俭的好处,对母亲的言传身教充满感激。上回旅行前,我打算买个腰包,方便随身携带现金。母亲拦住我:“何必花那个钱!”她取出一只破损的帆布挎包,我立马认出这只包是我去年用坏了扔掉的,没想到她竟然悄悄捡了回来。母亲小心剪掉损坏的部分,几次缝纫拼接,做成了腰包。看着曾丢弃的挎包换了模样回到我身边,我爱不释手。母亲笑眯了眼睛:“咱们该省就省。”旅途中,我在一个大型购物广场停留,导购极力向我推销某款名贵的腰包,被我婉拒。母亲做的腰包是独一无二的,它让我一路牢记:不必花的钱就不花。

    母亲的一针一线,教会了我凡事节俭的观念,是我成长过程中最深刻的回味。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