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版:文学副刊

第015版:文学副刊

芭扇

    □杨朝贵

    芭扇 ,也叫蒲扇、扇子。它以轻便、风大、便于携带,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这种从前常见消夏物品,对于30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现在很少有人认识它了。可对我或我的父辈来说,这种简易得有点寒酸的生活工具,却是那时夏季每家不可或缺的物品。就像我们每天穿着的衣物、鞋子,吃着的粗茶淡饭一样,成为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被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没有电扇、冰箱,更不用说空调了,芭扇成了每个家庭、每个人消夏解暑的唯一工具。有时天气太热,家里来了客人,也要先递给客人一把芭扇,就好似端茶、让座一样,是对客人的礼貌与尊重。而有时在外或单位的时侯,一把芭扇还会在朋友或同事间抢来抢去。纵然是最好的朋友暂借一下,也会被那句“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说是朋友,你热我也热。”的顺口溜而谢绝。芭扇成了那个时代最神圣的物品!

    其实,芭扇并不是十分昂贵,也就二三角钱一把的样子,在城乡各处的小商店都能买到。只是,在那个一个劳力一天的工钱也不过一角多钱的年代,一家舍得人手买一把芭扇的户数也并不是十分普遍。一般的家庭也是几人一把或是只能大人有一把。孩子多的家里,有时还会因为天气炎热,孩子因争抢芭打起架来。此时的父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先让大点的孩子让让。小点的孩子赢了,摇着偌大的芭扇在大点的孩子面前,一副开心的样子。大点的孩子看着小点的孩子得意的笑脸,则是一脸的委屈,责怪父母偏心。可孩子们怎么懂得父母的难处。

    大暑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起来,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像个火球炙烤着大地,知了声嘶力竭地叫着,小鸟都躲进了树林。此时的城镇乡村,马路上已看不见一个人影。而此时房前屋后的树荫,街前巷尾的阴凉处,却随处可见一条条板凳、几条麻袋,睡着一些敞胸露肚的男人,一阵轻风拂过,上午的疲惫也随之烟消云散,自然也就不需要什么芭扇了。而睡在屋里的女人和孩子们则是少不了芭扇的,他们有的在竹床上,有的在堂屋里地上铺上一张胶子,女人们则躺在孩子们的身旁,手摇一把芭扇,给孩子们不时地扇上几下,自己只能在孩子身旁悄悄地打个小旽,算是休息一下,她们用女人特有的母爱给儿女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我想这就是母亲与生俱来的本能吧。

    而到了晚上,则是另一番情景,大点孩子已早早地搬出家里板凳、竹床,在村前、巷尾,乃至街头、过道,抢占着最理想的乘凉位置。大人们先是赶快收拾吃饭的碗筷,清洗澡换过的衣物,待家中的活儿忙完,已是星星低垂,月儿高挂。此时他们才会手拿一把芭扇来到搭好的铺前和孩子们一起乘凉。那些条件好点的家里会带来一盘熏蚊的蚊香,点燃放在铺下面让家人尽量免受蚊虫的叮咬。条件稍差点的家庭孩子们则只能一阵赞叹与羡慕!大人们一边躺着摇动着手中的巴扇,拍打孩子们身上的蚊子。一边同邻里间相互聊了起来。那种漫无目的,张家长、李家短地绕来绕去的聊天形式,似乎也成了乡邻间、街坊间一种最好的休闲与交流方式。而孩子们则睁着眼睛,望着夜幕下天空深蓝浩瀚、让人心生恍惚的满天星星,享受着大人巴扇摇动的凉风,讲着牛郎、织女,嫦娥、吴刚,当然也有孙悟空、猪八戒等一些美丽的神话传说;有时还会从远处传来一阵阵“骏马奔驰保边疆、扬鞭嶊马送公粮”等竹笛或二胡优美的音乐。数着星星、听着故事、享受着大人摇动巴扇轻拂的凉风,再炎热的夏夜,也似乎成了快乐的海洋,渐渐地一家人在一片幸福和谐的氛围中进入了梦乡。

    现在,时代的进步,芭扇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市面上已经很难再觅它的踪影,当我们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与舒适时,早已把那简易的芭扇忘得一干二净了,天气稍稍热点,电扇、空调就已早早地开着了,空调房里除了每人一部手机,而各自低头玩耍时,孩子与大人间似乎没有了言语与肢体的交流。尽管我也一样少不了电扇、空调,带来的惬意与快乐,但当坐在电扇前,走进空调房内,我就会想起父辈、想起儿时,想起巴扇,想起巴扇轻轻摇动出的清凉;想起巴扇摇动出的家的温馨的画面,心中不免有些淡淡的失落。

    (作者单位监利市文化馆工作,作者系荆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其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发表于《雨露风》《精短小说》《参花》《速读》《今古传奇》《新浪潮老朋友》《荆州日报》《鄂州周刊》等报刊。)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