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副刊·绣林

谭幺嗲的待客之道

    □何宗贵

    今天,我们不会为吃而发愁,但会为吃什么与提升品质的问题而发愁,这样很容易让人想起往事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的家乡鄂南湘北的水乡小村——蒋家冲村,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林场。哪里种植着小规模的经济作物,有茶树、杉树、竹林、橘子树等,夹种绿色的瓜果蔬。尽管,这里的一年四季,风景出落的无比秀美,但由于是村集体资产,请人管理从成本上还是不太合算的。所以,儿时记忆里,不知从何时起,就有一对从外地迁居的老两口子,在此看守。老头姓谭,排行老幺,大人小孩,都喊他为“谭幺嗲”。

    平时,为人面善的老两口,夫妻恩爱;生活作息上,粗茶淡饭,按时就寝。待人接物,和蔼可亲。总之,这老两口颐养天年的日子,快活似神仙。某日上午,家里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重要的是贵客还带来了一份厚重的手礼——两斤白砂糖。久别重逢的宾主,见面就是一场“谈笑足今古,咸言意气高”。谁也不会计算茶过了几巡。不觉间,太阳的指线爬上了屋顶,其热力让在里屋忙活的老婆子,开始坐不住了。她不得不走到聊天处,打断谈话,将谭幺嗲拉进屋里说:“幺嗲,中午安置客人的午饭,还差一道主菜呀。”谭幺嗲倒是不慌不忙地回应,道:“园子里,多的是新鲜菜……”没待谭幺嗲的话落完,谭婆婆就急得呛了老头子一句:“客人好不容易远道来一回,我们要招待好人家。”

    “老婆子,容我好好想一想。要不你到综合场涂师傅的摊位上,赊一只猪脚,中午就来个煨猪脚,如何!”

    “幺嗲,说了轻巧,一只猪脚,我们只怕一年都吃不起这洋荤呢。”老婆子真是说到了谭幺嗲的疼处。对于一贯讲面子与好客的谭幺嗲想来想去,他突然激动地拍了下老婆子的屁股,有招了!然后,咬在老婆子的耳朵根子上,嘀咕了一番。

    如此的这般那般,老婆子终于心领意会地按计划行事去了。

    当太阳的热力将聊天的地方从禾场搬到屋檐下时,无论是谁,肚子都有一种因饥饿本能所发出的咕噜咕噜的信号。

    “幺嗲,饭熟了,叫客人过来吃饭罢。”

    老婆婆好听的声音随着美食的香气一起给飘荡了过来。听者,也无不在期待这一刻的早点来到,心花怒放不止。其实,大家在谈话中,多次被美食在烹饪过程中所散发的香熏,而不得不作短暂性地休整,如喝茶,远眺。

    俗话“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得慌。”没有人,会在吃饭这件事上矜持的。所以,事不宜迟。只见,厨房里,一个不大的四方木桌子,中间摆了一个大炖锅,锅外围了一圈的农家小碗菜。数一数,大带小,共六盘。不得不提,这老婆婆一手的好厨艺,这一桌子菜,色香味俱全,一如外面的春色烂漫,让人食欲大动,垂涎三尺。更别提,那锅里正冒热气与香味升腾的猪脚,更氤氲了此刻的友谊与欢笑。

    “来,把酒满上。这是本地酿造的55度高粱酒——绣林玉液,专门为老朋友准备的。”谭幺嗲一边示意站旁边的谭婆婆为客人敬酒(以前,老家的规矩,女人是不能上正席陪客的),自己一边忙用筷子往客人碗里夹上一块猪脚。

    “谭哥,恁嫩嘎就不用跟我讲礼行。让是我自己来罢!”

    话没有说完,谭幺嗲就拿起酒杯举到客人的面前。“小弟,感谢你的抬举,大老远过来看我,久别庆逢,招待不周,今天我们的第一杯酒,就先一口干吧!后面,就根据酒量随意吧!”

    “咣当”是瓷器碰在一起后发起的声音,一如开席时的热烈。感情深,一口闷。两人仰头就见底。

    不得不提,这本地产的“绣林玉液”酒,入口绵柔,尽显酱香酒的王者风范。

    “兄弟,大口喝酒,还要大口吃肉。来尝尝你老嫂子的厨艺——猪脚。”来者在四目殷殷的关注下,很自然地夹起猪脚——啃了起来。

    “唉,谭哥,这哪里不对,我的牙齿怎么啃都啃不动这猪脚哟!”“还说些,让我来试哈。”

    一试不打紧,老头子也是脸色大变。他勃然大怒道:“你这没用的老婆娘,今天贵客来临,本想买只猪脚好好款待一下,你却把它煨成了夹生滴,叫人怎么吃。哼!看我今晚怎么收拾你,怎么跟你加另外一道餐。”

    可以想见,当时的气氛有多尴尬与索然了。尽管后来,老两口子说了很多道歉与客气的话,但谭幺嗲终归是底气不足,加之来者决意要提前下席。

    下午三时,客人提出告辞,沿原路返回桃花山,也就作别了蒋家冲村的杨柳与云彩。有诗佐证:“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客人一直闷着头走到了焦山河古镇,也一个人逛完了整个青石板铺就的老街。他想渡河到对面的双花村,经调关回到桃花山。但他经过调弦河时,见到蜿蜒且澹澹的河水,一时心生悔意。忖想:“唉,我今天怎么这么鲁莽呢,难道多年的感情,还不敌一盘猪脚吗?万一他们两公婆,因这事闹得吵嘴打架,那敢情我怎能心安呢?”一想到此处,他就脚步生风,果断地折回到林场。他本意一是看吵架没,二是万一打架也好劝架。

    借着夜色的虚掩,他再次来到老两口的屋外边,可屋里却传来老两口爽朗的说笑声。细听,老头在说:“我这招高明吧,如果中午将猪脚煨熟了,哪还有我们今晚的加一餐。哈哈,哈哈哈哈……”

    这声音,好个不刺耳。

    原来是老两口待客人走后,将猪脚来个回锅炖。此时,老两口正幸福地对饮。可他们哪知道,客人早在屋外杀了个回马枪,将这步棋看得真真切切。所以,村里就有了一句歇后语流传,说:“谭幺嗲买猪脚——假嘎马嘎讲礼行——原来好事想占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