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专刊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石首市乡镇办区党(工)委书记访谈⑧⑨⑩

    巧用“加减乘除”法算好人居环境“账”

    ——访横沟市镇党委书记郭传兵

    □记者张虎通讯员李鑫杰

    近年来,横沟市镇从加强总体部署、聚焦清零标准、着眼融合发展、推进移风易俗等方面入手,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高质量的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今年以来,横沟市镇共拆除农村旱厕、违建、残垣断壁共21处,清理村内沟渠17.96千米,对主干道和集镇街道开展乱搭乱建综合整治行动5次,拆除养殖场1个。栽种桂花、紫薇、大叶女贞、女贞、红叶石楠共2130株,铺种红(白)三叶6000平方,坚定不移打造“干净、优美”的农村生活环境,推进全镇环境整治往纵深发展。

    横沟市镇党委书记郭传兵介绍,为全面建设美好人居环境,共同缔造幸福生活,该镇巧用“加减乘除”法,精准发力,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是充分利用村庄清洁行动日,组织发动全镇干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积极组织农村人居环境拉练活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上做好“加”法。

    二是紧盯“五清一改”,围绕村镇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在违建乱建、乱堆乱扔、乱搭乱放等顽疾上做好“减法”。

    三是将人居环境整治与规模农业、生态农业等当前重点工作结合,做到互推互进,在融合发展上做好“乘”法。

    四是积极围绕破除群众不良卫生习惯、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等陋习,持续在群众身边开展教育宣传,以家风、民风促乡风建设,结合村规民约,逐步改变群众不良生活习惯,在推进移风易俗上做好“除”法。

    郭传兵表示,下一步,横沟市镇将把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同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工作相结合,持续定期开展集中清理整治行动,逐步实现人居环境“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目标,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努力营造整洁美丽的农村人居环境。

    构建共同治理格局缔造平安幸福家园

    ——访高陵镇党委书记黄一凯

    □记者黄新艳通讯员张蓉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高陵镇立足自身实际,以暗访拉练为手段,以“拆危房、灭旱厕、清沟渠、美庭院”为标准,建立起了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在村“两委”成员带头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全员参与,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面貌发生根本变化,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高陵镇党委书记黄一凯介绍,该镇今年坚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原则,以“拆危房、灭旱厕、清沟渠、美庭院”为标准,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其主要做法一是强领导、重自治。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明确1名副书记具体负责,相关镇直部门共同参与,构建起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充分利用共驻共建和乡村振兴促进会,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把人居环境整治列入村规民约,营造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是抓重点、重示范。筹资80多万元打造436省道“岗上花开”样板工程;投资350万元打造高陵岗荷湖生态湿地一期工程;投资160万元打造多子桥六横路景观带;投资1500万元对公主大道翻修刷黑、辅路升级改造;投资2010万元新建高陵至三兴公堤顶公路。同时大力开展“一村一条示范线”、“一村一游园”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提升人居环境。

    三是建制度、重督办。健全常态督查机制。每周一督办、每月一暗访、每季一拉练;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制定人居环境管护制度、管护标准、管护人员、管护经费、考核机制等“五有”制度,杜绝整治结果反弹;健全全员参与机制。通过村庄清洁行动,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评选等活动,发动群众全员参与;健全宣传引导机制。实行每月一评比,季度一宣讲,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环境卫生整治向日常化、制度化发展,打造共建共享治理格局。

    合力改善人居环境共同缔造美丽乡村

    ——访南口镇党委书记廖学军

    □记者陈卓通讯员吴兆洋

    近年来,南口镇委、镇政府带领全镇群众“动起来”、“干起来”,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同管理”,奋力谱写富美南口新篇章。

    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南口镇容镇貌实现了大变样。乱堆乱放的杂物少了,牛皮癣小广告不见了,曾经杂乱无章的广告牌如今变得规范有序,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居民楼前绿荫环绕。在人居环境示范点柳湖公园,杨柳依依,湖水清澈,长桥与亭榭邻湖相望,秀美风光深得当地居民青睐,成为了他们茶余饭后的休闲胜地。

    今年,南口镇聚焦“五清一改”,以全域无垃圾为核心,从治理“脏、乱、差”入手,展开了清除“五乱”全年攻坚战,累计出动大型机械70余台次,拆除建筑围挡50余处,拆除违规广告牌、私搭乱建70余处,拆除旱厕、猪圈240余间,清理畜禽粪污15余吨,清运建筑垃圾1200余方。

    南口镇党委书记廖学军介绍,通过聘请省农业规划设计院专家团队编制“高标准”、“多规合一”的全镇乡村振兴规划,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针对老旧围挡、违章建筑、占道经营、旱厕等突出问题,明确责任、划分网格、集中攻坚。并紧扣省道S221示范带建设目标任务,整治全线人居环境。自开展攻坚以来,共拆除钢构棚34处,拆除空心房、危房和有碍观瞻建筑共计28处。

    廖学军表示,下一步,南口镇将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暖民心、解民忧”实践活动,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探索基层共治机制,营造全民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推动乡村振兴步伐不断向前迈进。

    以点带面抓整治共同缔造美家园

    ——访大垸镇党委书记郑毅

    □记者熊铭通讯员柳丽

    近年来,大垸镇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来抓,聚焦重点、集中整治,以点带面、全面提升,致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环境优美、幸福和谐”的美丽大垸。

    大垸镇党委书记郑毅介绍,该镇大公湖村通过政府主导、资源整合,加强“家门口”的环境整治,形成“一户一景”,绘就“辉海路”生态宜居风景线。完成道路硬化4750米,驳岸整治280米,水渠整治310米,杆线整治3公里,打造主题游园1个,文化长廊1个,路面刷黑及沿线道路绿化2456米。

    和丰村荣获“荆州市红色美丽村庄”、天字号村荣获“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大垸镇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不断推动农村环境从“一处美”向“处处美”进行转变。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垸镇强力开展“美庭院”“清沟渠”“拆违治乱”专项治理行动,生活垃圾实行“日产日清”,日转运处理垃圾30余吨,先后拆除农村危旧房屋212座,违章建筑265座,清洗沟渠120千米,改建完成农村公厕19座、农村户厕1600余座,打造了大公湖村火龙果产业示范带、和丰村石公华红色长廊、箢子口社区党建主题游园等一批人居环境整治样板点。

    为有效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该镇坚持一月一暗访、一季一拉练、一年一总结的形式,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严格考核结账。每月28日定期开展清洁家园“齐步走”活动,改变过去运动式、突击性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式,抓经常、经常抓,同时深入开展“十星文明户”、“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郑毅表示,下一步,大垸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党群合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领头雁”作用,强化一村一示范打造,积极推动基层治理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广泛激发群众共建共治共管热情,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治理新格局,让人居环境整治“见实效”,乡村“换新颜”。

    补齐人居环境短板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访新厂镇党委书记付勇

    □记者张红芳通讯员李杰

    近年来,新厂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集镇建设、交通改善、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加快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了乡村“颜值”和群众生活的品质。

    曾经堆满杂物的房前屋后,如今变得干净整洁;曾经杂草丛生的道路两旁,如今绿树摇曳;曾经堵塞的沟渠,如今渠畅水清。在新厂镇,这些喜人的变化得益于该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持续推进。

    新厂镇党委书记付勇介绍,针对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该镇总体规划,分年实施,坚持强基础,补短板。一是补齐安全饮水短板,新建江北中心水厂及取本管道;二是补齐交通不畅的短板,今年新修断头路12公里,整修危桥5座,镇内银海渠、红星渠、石江渠循环路全面拉通;三是补齐污水处理的短板,镇区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农村厕所革命累计改造户厕3100座。

    为不断深化人居环境补短工作,新厂镇又加大投入,全面开启“美颜”模式。该镇投资500万元,对支街小巷硬化、亮化,新建小游园,提档升级主街道。每年投资260万元,实现全域垃圾清收转运,投资50万元,实现大沟大渠社会化管护。同时,该镇还发动群众,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

    付勇表示,改善环境必须发动群众、共同缔造。将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乡贤理事会作用,开展优秀党员、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评比活动,改变传统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同时,将对照先进典型,因地制宜,努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以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