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常迪 《曾国藩传》这本书生动平实,讲述了曾国藩不断自省的人生。曾国藩的一生曾面临种种困难,可他从不抱怨,总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也正是这种不断自省的态度,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自省贯穿了曾国藩的一生。曾国藩年轻时不仅天生笨拙,而且脾气暴躁,早在读书时就有浮躁坐不住的毛病。他经历科考来到翰林院,更是深感自己学识浅薄。为约束自己的行为,磨砺自己的性格,他定下十二条日课,坚持每天学习、记笔记自我反省,发现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就赶紧写下来,及时整理。在人生低谷中,曾国藩不曾堕落,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实现质的飞跃。 曾国藩在工作上也常常自省。他初入官场时,因自己做事莽撞屡屡碰壁,得罪了很多同僚,甚至苦心经营的湘军也差点毁于一旦。面对现状,曾国藩没有自暴自弃,他钻进书中寻找答案,终于明白自己行事太过直白,不懂得以柔克刚的道理。于是一改往日工作态度,对待同僚谦逊有礼,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最终升任两江总督。面对外界的否定,曾国藩发现自己的弱点,自我反省,最终实现逆风翻盘。 曾国藩还把这种反思精神运用在国家振兴上。他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晚清时代,对外国力衰弱,无力抗衡洋枪洋炮,对内官僚主义乌烟瘴气。同僚在和洋人打交道时总是打太极拳,这引起了英国人的不满。面对现状,曾国藩认真思考,国家的前路在哪里?他发现同僚工作效率低下,洋人却效率极高,就向洋人真诚求教。他发现外国科学技术和武器弹药十分先进,就从洋人手中买来武器设备,积极兴办洋务运动,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法试图振兴国家。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他找到国家薄弱环节,积极向洋人学习,兴办洋务运动为国分忧。 面临任何困难,曾国藩从不逃避,勇于承担责任,更不曾停下自我反省的脚步。正因如此,他从湖南一介书生一步步成为晚清名臣,成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