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特刊

楚史趣谈
楚人“手衣”开先河

    铜鼎

    战国,口径51.6、通高42厘米。

    荆州市天星观二号墓出土。平折沿,口微敛,二长方形附耳外撇弧度较大,器身中部束腰,束腰处有一周凸棱,腹部较浅,附有四个精致的龙形爬兽,平底,下装三个兽面蹄足。器耳、口沿、束腰凸棱及凸棱以上的器身满饰细密、繁缛的蟠螭纹,凸棱以下的器身满饰蟠虺纹。器底附着较厚的烟炱。

    对凤纹耳杯

    战国,口径15.5×5、高4.5厘米。

    荆州市荆州区马山一号墓出土。木胎。椭圆形口,耳面上翘呈新月形。器表和口沿内侧髹黑漆,器内髹暗红漆。器沿内侧、耳面及外侧绘变形凤纹,两端外侧饰变形凤纹、卷云纹。器底饰有用银粉描绘首尾相连的双凤。

    □张卫平

    什么是“手衣”?古代文献所谓的“手衣”,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的手套。那么,古人为什么称手套为“手衣”呢?因为,手套刚刚出现在文字记载中时,并不是“手套”之名,而是“手衣”。用学者的话来说,“先秦的文献上对手套的称名没有记载,直到六朝以后才始以手衣为名”。

    据研究,历史上“手衣”两个字的第一次出现,是在三国东吴后期至西晋初年文学家陆云的《与平原书》这篇文章里,文中称曹操的手套为手衣。随后,又在北齐王江妃墓随葬品木方中,发现了“故锦手衣一具”的记载。

    不过,古代的“手衣”长什么样呢?却一直没见到实物。直到1972年,考古人员才从楚地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里出土了3双直筒露指的夹手套。在一年以后的1973年3月,荆州博物馆考古人员又从江陵藤店一号楚墓中发现了一件皮手套。

    这双皮手套,是用柔软的皮革裁制而成,全长28.5厘米,五指分开,中指稍长,拇指与小指较短,其形制与现代的手套完全相同。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就能发现这双手套是用去毛、皮硝加工后的兽皮为原料,精心缝制而成。皮质柔软,做工精细,式样独特,即使放在今天,也并不过时。考古专家通过检索,发现这双皮手套不但是中国先秦时期考古的首次发现,也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皮革手套。

    用动物皮制作衣裳由来已久,其皮革手工业,正是我国古代传统的手工业之一。有资料显示,旧石器时代的北京山顶洞人,就学会了用骨针缝缀兽皮。而在公元前六世纪殷商甲骨文中,就发现了“裘”字,春秋时代人们称赞裘服为“轻暖”。

    《诗经·小雅·大东》有着“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的记载。古人穿裘皮,原为劳动者生活所需,因受当时自然条件和生产水平所限,仅以遮体、护身、御寒为本。

    据《周礼·考工记》记载:“攻皮之工五:函、鞄、韗、函人为甲、鞄人主治皮。”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非常完整的制作皮衣的工艺流程。那双从江陵藤店一号楚墓中出土的皮革手套,正是由工匠把加工后的皮革裁剪成手形,然后用手工以线连缀而成,制作十分精细,与当今手工制作的皮手套相差无几。

    可惜,世界上古代文物中的皮手套非常罕见。所以,这件“楚国制造”才显得那样的弥足珍贵。只是,爱美的楚人为什么没有制造丝织手套呢?

    的确,1982年1月荆州博物馆考古人员从荆州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过先秦时期几乎所有品种的战国丝织品,但却没有发现丝织手套的踪影。

    对此,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认为,“楚国是否有丝织手套,由于没有实物,现尚不知。但从皮革手套制作的复杂工序和难度看,楚国是能够制裁丝织手套的,只是大多数墓葬中的丝织物不易保存,故而也就难见到其实物罢了”。

    判断古代器物的状况,有两种方法。一是对出土文物进行检索,二是从古代典籍中去寻找文字记载。比如,考古学虽然没有发现欧洲在2000多年前就有手套,但资料显示欧洲手套的历史,最早见于公元前6世纪的荷马史诗。

    只不过,当时欧洲的手套,功能与楚人的手套完全不一样。

    楚国当年制造手套,为的是保暖、护手,而同时代的古希腊人,则是戴着手套去抓饭吃。

    后来,欧洲宗教界改变了手套的功能,规定神职人员参加宗教仪式时必须戴白手套,以表示圣洁和虔诚。再后来,白手套作用逐渐扩大,小到法官判案,大到国王发布政令,都要戴白手套。甚至,还成为各国军官必不可少的饰物。比如,我们常常可以在影视剧中看到军官那雪白的手套。只不过,这些手套的功能已经从手套御寒、护手功能进行了无限的延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