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版:文学副刊

又到中秋月圆时

    □李珍文

    流年似水,四季更迭。似乎在不经意中,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趁着一叶枯黄,飘然而至。凉爽的秋风把天空梳理得明澈辽阔,仰望一弯新月高挂苍穹,那些渐行渐远的故乡往事,便历历在目。

    中秋节是传统的民俗节日。记得小时候,每当进入八月,家乡的亲朋好友便开始走动。提包里装着二斤酒和几包月饼,看望老人和孩子。印象最深刻的是,农村未婚大龄男子一年要送五月端阳、八月中秋和腊月年底的三次节礼。到了八月中秋,那些即将结婚的大哥哥们,在媒人先生的带领下,或肩挑手提,或操台盒(装酒、肉、月饼等礼品的工具),来到准岳母家送节礼。媒人先生便与其岳父母说定婚期。这天,岳父母家还要请本家的堂公伯叔,来陪媒人先生和准女婿。席间,炒个黄瓜鸡蛋,品酒嚼菜,聊聊家常,说说年景,那和谐的气氛,就像月饼的香味在屋里弥漫,让人回味无穷。

    儿时,过中秋节有两个主要的“节目”,那就是举行“圆月”仪式和放孔明灯。

    当夕阳收起最后一缕绚丽的余晖,一轮圆月便从东方悄悄升起。皎洁的月光,洒在老家院子的石榴树枝头。院子里立时变得亮堂柔和。斑驳的树影被风儿摇曳成一幅迷人的画,桂花的芬芳像美酒一样醉了心田,中秋夜被赋予了别样的诗情画意。

    “圆月”仪式开始了,家家户户院子里的桌子上,摆满了月饼、苹果、石榴、瓜子、糖块等。随着一阵鞭炮响起,乡亲们便开始祈祷上天风调雨顺,农民年年五谷丰登,家家丰衣足食,乐享天伦。

    “圆月”仪式结束后,紧接着就是放孔明灯。

    孔明灯,又叫祈福灯。传说唐末五代时期,一个叫莘七娘的女子随丈夫在福建打仗时发明的,当时是用作军事的联络信号。由于灯笼的外形像似诸葛亮戴的帽子,所以取名孔明灯。后来流传下来了,在中秋节点放孔明灯,人们多作为祈福许愿之用。

    放孔明灯多在家乡的操场上。因为场地空旷,便于流动观看。在举行“圆月”仪式的同时,大人们也给放孔明灯准备了器具和升空的燃料。当孔明灯点燃后,燃烧的热气使灯笼慢慢地鼓起来,然后腾空而起,徐徐上升。不久,附近村庄的上空,也不断地升起了一盏盏孔明灯。当越来越多的孔明灯飞上天空后,大人小孩一起拍手欢呼喝彩,高兴得手舞足蹈。

    孔明灯在清朗的夜色中越升越高,逐渐飘移到上空,像一颗颗小星星挂在天空中。星星点灯,群星傍月,交相映辉。

    我们伫立在操场上,凝望着空中缓缓飘摇的红色孔明灯,默默地许着美好的愿望,祈福风调雨顺,生活蒸蒸日上。

    故乡的中秋夜,是如此的美妙、恬静、悠远。犹如置身于一幅“江上升明月,江花点美景,潮水随波千万里,夜色沁人心”的优美画卷之中,心灵变得清澈通透,劳累和烦恼忘得一干二净。犹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之夜应该是团圆之夜,可当今社会,是追求经济效益的社会,千千万万青壮年劳力不得不别开老小,离乡别井,远走他乡谋生计、求发展。每到中秋之夜,他们看不见故乡的月亮,头顶上的月亮是异乡的月亮。但在他们心中,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明月千里寄相思,中秋的月夜,他们把对家人的牵挂寄托于电话、微信、视频,把一腔乡愁情思寄托于月亮。

    中秋节传承至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符号,早已融进我们的血脉。那维系人间亲情的月饼,载着历史的厚重,携着五谷的芬芳,带着祥瑞的祝愿,走进千家万户,它传递的是友善和睦,象征的是团圆平安,品味的是幸福甜蜜。

    又是中秋月圆时。儿时中秋夜的情景,总是清晰地定格在记忆深处。每每想起,倍感亲切,倍感温馨。

    那融融的月色,那婆娑的灯影,那亲切而浓郁的乡情!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