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发挥333个地级行政区域的作用,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有着强大科教基础、厚重文化底蕴、最佳营商环境,战略机遇叠加的荆州不能缺位。 融入高质量发展:建强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定全省率先探索,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要求荆州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荆州需要建强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此融入全国高质量发展战略。 中共荆州市委确立了打造江汉平原“全科示范”的战略,要求全市各行各业,特别是装备制造、医药化工、轻工建材、农产品加工重点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等6个过500亿产业,培优锻强智能家电、汽车零部件、石油石化装备、生物医药、光伏新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现代煤化工、现代造纸、食品加工、婴童装、节能环保11个优势产业集群,以及经济、科教、生态、农业、民生等领域都必须按照江汉平原标杆,与荆州在全省经济总量中位次相当的标准,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破冰、破局、破题。只有各行各业都按照江汉平原示范的标准、紧盯全省至少前四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合力,实现□肖云林接续进步的建设目标。 参与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建设:建实荆州科创大走廊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充分发挥我省的科教、人才、产业等比较优势,着力解决一批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发展中的重大“卡脖子”问题,推动“三高地、两基地”建设,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打造制造强国高地,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全国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全国现代服务业基地。 荆州市第六次党代会决定建设“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和“区域先进制造中心、区域性科教中心、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区域性消费中心、荆楚文化传承发展中心”,与“三高地、两基地”建设高度匹配。 荆州是湖北的高等教育大市,正在争创国家级科技创新城市。建实荆州科创大走廊,大学城建设是关键。长江大学科技创新港、长江大学文理学院转设新校区即将建成,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新校区即将开始建设。科创大走廊科创中心建设、科创机制完善、科创团队培育已经全面启动,为荆州创建区域性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提供了平台保障、孵化支持与人才支撑。 要通过支持长江大学双一流高校建设,进一步激发长江大学服务荆州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要落实二十大报告中要求的“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支持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提升办学层次。要落实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持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特色发展,优先发展传统工艺、循环经济、健康照护专业群。要落实二十大报告中要求的“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支持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优先发展新能源汽车、婴童装、新商科、医护类、新农科专业群;支持荆州理工职业学院“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融合发展,优先发展健康照明、化工、建筑、智能制造、教育类专业群。 投身文化强国建设:建好荆楚文化传承发展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推进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构筑精神高地、高质量发展文化事业、打造文化产业增长极,推进文旅体融合发展,建设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 荆州是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区。 荆州市第六次党代会决定建设“荆楚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全市接续升级文化旅游产业,全产业链模式发展文旅产业。荆州古城加快创建5A景区,荆楚文化大观园楚肆水街、楚王城、方特二期等一批楚文化主题项目和荆楚非遗工匠小镇有序推进,楚纪南城、石首走马岭遗址创建申报遗址公园。荆街正式开街。荆州正逐步成为全国旅游重要目的地。 要通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服务机制,引进更多的文化旅游投资企业,盘活荆州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更多的荆楚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品、场景与项目,讲活荆州文化、讲好荆州故事。 (作者系荆州理工职业学院(荆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