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综合新闻

荆州区持续推进“工会+法院+N”多元调解模式建设——
为劳动争议化解按下“快进键”

    □记者 李晓华

    区法院和区总工会协调推进“工会+法院+N”诉调机制构建。

    “工会+法院”有效调解劳动争议。

    为更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荆州区总工会联合荆州区人民法院扎实开展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不断前移关口、延伸触角,建立起“工会+法院+N”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模式,充分发挥法院和工会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用实际行动为企业和群众纾困解难,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据统计,今年以来,荆州区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0件,调解成功11件,成功率55%,解决劳动者工资争议15.9余万元,其中为新业态群体(农民工)成功诉调5件,挽回近6万元损失。

    协同发力 切实推进“工会+法院”劳动争议诉调

    建好实体化调解平台,投入是关键。区法院专门设置劳动争议诉调工作室,配齐办公用品,制定工作制度,公开调解流程,保证诉调工作正常开展。

    此外,区法院和区总工会联合成立劳动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诉调工作人员由法官、律师、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担任。工会把诉调经费列入工作预算,诉调案件应接尽接,能调尽调,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每季度发放一次调解工作经费。对诉调经费不足部分,从工作经费中调剂,保障诉调人员工作积极性。

    为确保争议诉调的公信力,由区法院与区总工会行文并在司法行政部门备案,确定劳动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出具的调解书与法院判决书有同等效果。

    “工会+法院”劳动争议诉调工作开展以来,通过法院与工会系统合作,共有16件案件参与诉调,成功7件,为职工挽回损失13.4万元,为双方当事人节省律师费2万余元,减少各种诉讼费用1万余元,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机制 全力推行“工会+法院+N”多元调解模式

    为有效引导劳动争议双方协商调解,真正发挥诉调对接工作室的职能作用,区总工会、区法院、区政法委、区人社局(劳动仲裁)、区信访局联合召开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模式协商会议,决定在“工会+法院”的模式上,进行多方扩容,建立“工会+法院+政法+仲裁+信访”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模式,打造荆州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新格局,不断把工作触角向基层延伸,进一步拓宽劳资双方的解纷渠道,打通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工会+法院+N”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机制建立以来,荆州区委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区委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区总工会、区法院、区人社局、区信访局、区政法委等部门召开协调会议,明确各部门职责,推进诉调工作室工作开展。

    由区政法委、区法院、区人社局、区信访局选派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导、沟通协调、信息反馈,区总工会聘请3名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调解员、区法院指派一名法官参与诉调工作。各方职责明确,为劳资双方解决劳动争议提供法律指引、案件调解和司法确认服务,通过调、裁、诉、访的有效衔接,减轻职工维权的司法成本,引导职工依法依规理性维权。

    为把保障工作落实到实处,区总工会把诉调经费列入工作预算,严格按照省总文件标准及时发放;为确保诉调结果权威性,区法院、劳动仲裁部门及时确认“工会+法院+N”劳动争议多元调解结果,做到调解结果与法院判决结果、劳动仲裁结果权威一致,区政法委、区信访局按照“工会+法院+N”劳动争议多元调解结果,及时息访结案。

    关口前移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工会+法院+N”劳动争议多元调解工作机制将调解关口前移至劳动监察、上访阶段,将非诉讼类、准司法类与诉讼类劳动争议调解程序有机衔接,建立起群体性劳动争议纠纷预警联动机制,打破了条块分割,真正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让职工维权小事不出企业、大事不出区。

    这一机制对于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情况,实现提前预防、提早化解,有效促进劳动争议源头化解。

    各成员单位严格履行工作室职责,以调解机制为抓手,共同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工会+法院+N”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模式建立以来,共有4件案件参与诉调,全部成功调解,为职工挽回损失2.5万元。

    8月10日,区劳动仲裁院受理劳动者刘某和某门窗经营部的劳动报酬及社会保险纠纷案,及时转交诉调委员会工作室。经调解,门窗经营部负责人当场支付1000元劳动报酬,成功解决化解纠纷。

    9月8日,武商量贩荆州店闭店后,因员工安置问题发生争议,部分员工(商场信息员)采取滞留门店的方式表达不满。区信访局把该案件转交劳动争议诉调委员会工作室,调解员会同区劳动仲裁院、劳动监察大队、信访局工作人员,及时展开调处。

    在荆州市总工会的支持下,目前,该案件基本解决,10名有争议的员工得到妥善安置并签订协商协议,新业态职工劳动权得到保障。

    持续推进 增强人民群众及市场主体获得感

    一系列切实举措,有效调动劳动争议当事人参与“工会+法院+N”多元调解积极性,实现了劳动争议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如何让更多劳动者受益?下一步,荆州区将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加大线上线下宣传力度,扩大劳动争议诉调工作影响力,同时加强调解员法律知识、政策业务、调解技巧的学习和培训,规范调解员业务行为,加大监督力度,着力提高调解过程前期、中期、后期工作质量。

    未来,荆州区将继续推进“工会+法院+N”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模式建设,依法妥善高效化解劳动争议纠纷,努力做到调判结合、案结事了,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企业排忧解难,真正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增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