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书香荆州

一个“有味道”的人

    □李诗龙

    我喜欢和“有味道”的人打交道,与其交往,如入芝兰之室,张虎垠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有味道”的人。

    2019年元月11日下午,接到读高中时的班主任程老师打来的电话,老师推荐我阅读张先生2018年10月出版的新作《诗咏中华五千年》,程老师说:“我很少佩服身边的人,当我读了张先生的新作后,他的执著精神和在诗词上的心力功力深深打动了我,我推荐你去阅读;他是我的好朋友,也是你南剅的老乡,他叫张虎垠。”接完电话,我在大脑里仔细搜索张虎垠先生的名字,隐隐约约中只有点模糊的猜测的影子印象,可能是我俩年龄差距有点大,或许是张先生多年一直在外发展,没想到,老家还有一位文化名人,我怎么从没听说,我立即拨通了伯父的电话,想确认求证一下,事实的确如此,说张先生自幼天赋极高,爱好古诗词,喜欢舞文弄墨,在外发展得很好。

    当晚8点左右,张先生加我微信,我们互相客道招呼了几句,一个儒雅的长者风范映入眼帘,他的一字一句都很有文化品味,绝不仅仅是老乡的气息,也绝不仅仅是有点转折亲的缘故,更多的是,他让我有一种对文化的顶礼膜拜和虔诚的心态,要不是隔得远,真想马上面见张先生。元月14日晚,我在期待中收到了张先生邮寄过来的新作《诗咏中华五千年》,还免费赠送我一本《雲笺唱和切磋》,出乎意料的是两本书都有签名,我很喜欢这份心意,所以,在第一时间,我在微信中回复张先生:特别喜欢您的签名,有家乡的味道。张先生说:喜欢就好,有时间可以读读。

    我是一个历史文盲,最多只能在历史书里认识几个方块字,罢了。张先生的新作,恰似一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诗卷,我读过一部分,由于本人对历史认知不够,加之对诗词领悟欠佳,只能读读停停,还好,女儿喜欢历史,借书当历史词典去用了,也算是没有辜负程张二位老师的一番苦心吧。

    张先生的新作出版后,如和风细雨,细嗅薇云,激起了神州文坛一次全新的诗词热浪,神州文学家园多次隆重推荐《精品美诗专辑》,各大媒体纷纷争相宣传,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更是“文化人的魅力”。我也收藏了2019年5月21日《荆州日报》第6版的专题报道,这就是对“文化的敬畏和对文化人的敬爱”。张先生花了10年时间潜心写作修炼诗词,他深居简出朴实真诚的为人之道是我的榜样。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落处,都会有值得尊敬的人和事,或许,需要我们去慢慢发现。愿张先生的人生如诗,有故事有生命力,也愿张先生的诗如人生,有责任有归宿感。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