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荆楚往事

复建“觉楼”历史文化地标建筑,重塑沙市老街“魂”

    □黄鉴

    荆州沙市“觉楼”建于1928年,因为纪念北伐战争胜利,取“唤醒民众觉醒”之意,被命名为“觉楼”,曾是民国沙市第一高楼,也是当年一处名胜。“觉楼”是由沙市商会投资兴建的公益楼,西式洋楼风格,楼高五层,其中主楼三层,第四层悬挂大钟一口,因而该楼也被称为“警钟楼”,第五层为瞭望台,安排专人值守监视火情,一旦发现火情,就立刻敲钟报警,提醒设在一楼的水龙公所的消防勇士们出动救火。火警瞭望台是对火情的先知先觉,时刻提醒民众保持警觉,防范火灾发生,这也是“觉楼”得名的另一缘由。

    沙市“觉楼”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1.沙市觉楼街上已无历史地标建筑“觉楼”,且无可供还建空地。当年沙市城内木质板房居多,火灾频发,军政府顺应百姓呼声,安排修起“觉楼”用作火警瞭望哨及消防勇士驻守待命。因有“觉楼”高高耸立,于是便有了保留至今的“觉楼街”街名,更曾有过“觉楼街街道”“觉楼人民公社”等机构,也就是如今“崇文街街道”机关的前身。

    “觉楼”遗址位于觉楼街与崇文街东口交会处一带,当年院门及匾额坐东朝西面临觉楼街,院中的“觉楼”主体建筑则为南北向立于高处。“觉楼”本是支撑“觉楼街”标准地名存在的唯一建筑载体,在老沙市人心中有着难忘的情结,“觉楼”的缺失让“觉楼街”抱憾无穷。

    2.“觉楼”及城隍庙等历史地标曾见证沙市发展史,遭毁后痛失多个沙市历史符号。据清代沙市地方文人王百川所著史书《沙市志略》记载,清道光初年,消防已在沙市盛行,一旦发生火警火灾,人们迅速聚集,各路水龙速奔火场奋力扑救,被称为沙市民间第一美俗。“觉楼”延续和提升了消防功能,后又多年用作电信载波室。当年“觉楼”是建在古江陵城(沙市城)城隍庙遗址台基上,2004年左右在开发便河广场西侧楼盘时被拆毁,后荆州博物馆进行现场考古,发掘了不少文物,包括央视《国宝档案》“荆州寻珍”栏目报道的现存年代最早的宋代泥制红陶关公塑像。

    保护恢复利用建议

    1.在沙市觉楼街、崇文街一带复建“觉楼”,打造成“荆州消防博物馆”,适时联袂打造“中国警钟楼”文化IP。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这“觉楼”曾多年是沙市最高建筑,沙市最早的现代消防设施,也是湖北近代消防的标志性建筑物,曾长期承担消防瞭望和消防救援的双重任务,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如此,复建“觉楼”对研究和弘扬沙市历史文化、商埠文化、码头文化、建筑文化、电信文化、军警文化、消防文化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建议选址在沙市中山路——崇文街历史文化街区,结合正在规划设计的沙市区中山路消防救援站扩建项目选址地(该地也是沙市早期消防机构所在地),划分功能后复建“觉楼”建筑,打造成“荆州消防博物馆”,并与规划中的重点功能区——长江城市展台项目“里巷艺术”片区融为一体。

    可充分借鉴各大城市保护利用消防历史遗迹经验,比如武汉市将立于1952年的“汉口义勇消防义士纪念碑”原样保护至今,将“汉口义勇消防总队旧址”纳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更将民国武汉第一高楼——“汉口暨济水塔”申报成功国保文物单位,并建有博物馆等成功案例。”

    可在“荆州消防博物馆”里陈列全省遗存少见的早期消防工具“摇龙”、清代救火用水箱、民国铜制水枪等老物件,沙市水龙在中山路演习等老照片。结合荆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队史馆建设,表述荆州消防非凡历程,展出各个历史时期消防制服,展示消防英雄代表人物事迹,塑造消防烈士纪念雕像。

    可在该馆摆放全国各著名城市“警钟楼”地标建筑模型,比如上海小南门警钟楼、武昌警钟楼、苏州警钟楼、长沙警钟楼、岳阳警钟楼等,配以文字说明,反映“中国警钟楼”文化现象,以装点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共文化空间,以擦亮著称“三楚名镇”“江汉明珠”“百年商埠”的码头城市名片,直至与诸多城市联袂打造“中国警钟楼”文化IP,形成“中国警钟楼”文化遗产旅游线路。

    2.挖掘沙市城隍庙、望江亭(楼)乃至于古江陵城(沙市城)历史文化,以增强沙市历史厚重感。据清乾隆年间《续修江陵县志》中记载:沙市城,元江陵城也,故隍祠在焉。城隍庙就建在古城城砖上,于此出土发现年代最早的关公陶像珍贵文物,证明关公就是荆州城隍神。除此文化价值外,此地还曾建有望江亭(楼),清人郑机曾作七律《登望江亭》诗文,其中两句“东望武昌云历历,西连巫峡路悠悠。”,现被万寿宝塔公园借用为门联,也是造就了一段文化佳话,可将系列本土文化元素融入消防博物馆展陈内容,从而留住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

    弘扬消防精神,赓续文化根脉。期待复建“觉楼”能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早日建成后发挥消防博物馆功用,广泛传播消防科普知识,加强公众应急自救能力,建成荆州消防成就、历史、文化、知识教育体验基地,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成为沙市中山路——崇文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标志性文旅景点。(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