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特别报道

真抓实干建设江汉平原先进制造业中心

    □张青松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时刻,市委举办专题轮训班,我深感必要及时、受用解渴,进一步砥砺了政治忠诚,增强了理论清醒,坚定了发展信心,淬炼了纪律作风。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伟大变革,荆州面貌焕然一新,荆州工业动能澎湃,工业总产值今年有望迈上3000亿元新台阶,规上企业总数超过了1400家。元至10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位居全省第二;工业投资增长52.9%,技改投资增长48.3%,同时位居全省第一。

    下一步,全市经信系统将围绕全省“三高地、两基地”建设目标,坚持以工业振兴崛起为使命,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实施产业链协同发展、技改提能强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绿色智能引领“四大工程”,聚力实现“四个突破”,全力打好工业突围战,奋力建设江汉平原先进制造业中心。

    一是紧盯量小势弱问题,在推进总量跃升上求突破。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目标首先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工业之弱,是荆州之痛。全省工业总产值第六的排名,与经济总量第四的地位很不相称;32%的第二产业占比,在长江中游同类城市中屈居末位。这是每个荆州人长鸣的警钟,更是每个工业人千钧的使命。破题作答,我们将做到三个狠抓。其一,狠抓进规促主体壮大。精准建立培育库,全面落实政策包,助推规下工业企业进规入统,2023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0家以上,力争200家,“十四五”末总数超过1800家。其二,狠抓增长促增量崛起。靠前服务、全程跟进2023年357个预增产值过2000万以上和83个过亿元以上工业增长点,全年工业投资增速保持在20%以上,推动更多实物工作量转为经济增长量。其三,狠抓技改促存量变革。每年实施400个左右技改项目,推进规上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通过努力,力争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450亿元以上。

    二是紧盯链短群散问题,在推进成链集群上求突破。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荆州工业有条件、有基础、有责任在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中担当作为。我们将发力“三个加速”。其一,加速区域协作。对接全省突破性发展的五大优势产业,积极融入“宜荆荆”都市圈,推进产业共链、平台共建、创新共融、品牌共创、服务共享,全面提高11条重点产业链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其二,加速产业升级。加快华鲁恒升、金江新材料、利尔化学、云图控股、仙鹤新材料等百亿工业项目建设进度,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争布局;装备制造、现代食品、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快转型;人工智能、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抢先机。其三,加速市场融合。定期举办美的、华意、恒隆等龙头企业产业协作配套活动,提高产业链核心环节、关键产品本地配套率,加快纵向建链、横向集群。编制应用《荆州市工业名优创新产品推荐目录》,促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双向发力,带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融通发展。

    三是紧盯效低利薄问题,在推进优质发展上求突破。党的二十大要求,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落实到荆州大地、投射到工业领域,实现发展提速、企业提质,我们将利用新技术应用对传统企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促进产品升级高端,效益提升档次。一方面,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链主”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动态管理、精准服务,让“老树发新芽、新苗成大树、珍珠串成链”,力争2023年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0家以上,评选认定一批链主企业。另一方面,坚持“智改数转”发展路径。深入实施《荆州市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荆州市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4年)》,突出惠企政策引导,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大力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力争2023年将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提升到35%以上,新增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认定企业20家、省级5G全连接工厂4家以上。

    四是紧盯急难愁盼问题,在推进服务解难上求突破。党的二十大强调,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建设江汉平原先进制造业中心是充满光荣与美好的追梦,也是披荆斩棘、真抓实干的远征,我们将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当好工业企业“娘家人”,擦亮荆州助企服务品牌。其一,探索出台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项政策。紧扣企业所需、所急,优化更新《荆州市工业企业技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出台相关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硬核”支撑。其二,持续开展“十问十帮”温暖行动。畅通涉企诉求收集、交办、跟进、问效各环节、全过程,提高问题办理成色和质量,让更多企业挺过去、活下来、发展好。其三,精心落实关心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及时送达生日慰问,常态组织古城新智汇活动,定期举办企业家培训班,隆重庆祝企业家活动日,精心选树优秀企业家典型,最大程度、最大范围传递市委、市政府重视工业、关心企业、尊重企业家的诚意、心意,让广大企业家在荆投资安心、经营顺心、生活暖心,凝聚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强大合力。(作者系荆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