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风雨袭来以师者之爱护学子之心 家校协同,师爱永恒。日前,“最美乐乐(化名)”的名字在荆州市四机学校传开。因为,小小年纪的她经历了一场“暴风骤雨”。 2022年10月4日15时许,是一个令人痛心的定格时刻。就读于该校六(1)班的乐乐终于等到长年出差在外的爸爸回家探亲。当天,一家3口准备到沙市中山公园游玩,再去品尝荆州的风味小吃。 谁也没有料到,乖巧懂事、成绩优异的乐乐却在这难得的幸福时刻遭遇了突如其来的车祸——刚出家门不远,一辆黑色的小轿车飞驰而来,径直撞向乐乐,导致乐乐左腿胫、腓骨骨折,等待她的将是术后剧烈的疼痛和漫长的康复治疗。 得知乐乐受伤,班主任胡星第一时间赶往探望,看到平日里活泼的乐乐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断地滚落下来。因为疼痛而意识模糊的乐乐还一直呓语着:“老师,我要回学校上课!” 面对乐乐的求学渴望,胡星心如刀绞,哽咽着说:“你好好养伤,学习的事不用担心,老师来帮助你。” 自一年级入学以来,乐乐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新时代好少年”“优秀班干部”。她是四机学校“踏实、勤奋、刻苦”中最美、最亮的一颗星。 勤奋好学、品学兼优,是乐乐用行动诠释的当代优秀学生形象。师爱如灯、师德为范,是教师践行职业精神的行动。 四机学校党总支书记邹先锋在学校专门制作给乐乐的“欢迎回家”贺卡中写到:“短暂的休整,今后会走得更稳!”并专程前往乐乐家里看望慰问。校长肖斌也题写了“早日康复,顺利返校”的祝词,他主持召开六(1)班科任教师会,安排针对乐乐的线上教学,让乐乐的学习不掉队,生活不枯燥、不乏味。 温暖为先,润“心”无声。“承诺的事,我们一定会做到、做好。”副校长苏荆洲前往乐乐家看望慰问时坚定地说。 班主任胡星利用“互联网+”深入开展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增进学生对“车祸猛于虎”的认知、理解,传递铸魂育人正能量,为讲好安全大于天的暖心故事扩大“音量”。 11月16日,该校六(1)班召开《车祸无情,师生有爱》主题班会,胡星通过腾讯会议线上软件传递师生大爱。一张张校园生活、运动赛事、课堂内外的照片跃然屏幕,勾起师生美好回忆。学校班子成员也纷纷来到现场,“面对面”了解如今乐乐的思想、生活与学业状态,聆听乐乐在这段特殊日子的感想和收获,并对乐乐反馈的生活困难、心理困惑、学习需求等给予积极回应。 倾力守护尽师者之责圆学子之梦 “有段时间,孩子口味不好,饭量不佳,急得我团团转。正当我手足无措的时候,我想到了孩子最听胡老师的话。”乐乐的母亲对记者说。 接到乐乐母亲的求助,胡星立即拨通电话,耐心劝说乐乐:“身体是重返校园的本钱,只有身体恢复了,才能实现重返学校的愿望。” 胡星是四机学校优秀班主任,也是乐乐的数学老师。乐乐“宅家”期间,她每天不仅要解答乐乐的数学疑问,还要关心乐乐的衣食起居。“远程”关爱带来了师生的双向奔赴,交出了一份在线教学的高质量答卷。 年近花甲的语文老师孙文山,熟练掌握了远程教学方法,对受伤后的乐乐倍加呵护。他常常沉浸在乐乐往日课堂上刻苦学习的画面中,盼着她能坐起来、站起来,早日回到学校来。这个坚强的女孩已然成了他心底最重的牵挂。得知乐乐康复到能够坐起身子了,精神矍铄的孙老师露出了笑容。在老师的影响下,乐乐在家主动“加码”,刻苦自学,如今已能熟练背诵40余篇初中教材文言文。 学生是老师的心血,也是老师的骄傲,更是老师的希望。英语教师蔡蓉始终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她善于发挥“智力引擎”作用,学习勇于“让位”给乐乐,带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舞台,激发其渴望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同时,蔡蓉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质量,在“教什么”“如何教”“如何学”等关键环节下足功夫,在引导乐乐线上学习中当好“领路人”。 多方援手,让乐乐感受到一股坚韧不拔的力量,居家康复期,她孜孜以学,用梦想滋润自己的内心世界。 心为学生所想,情为乐乐所系。“虽然康复训练在肉体上会有一些痛苦,但这是实现重返校园愿望的过程,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乐乐受伤以来,体育老师为她送来了康复训练的“运动处方”。心理健康教师多次“用心抚慰、静待花开”。 虽只能居家学习,乐乐要强而好学的心却不曾彷徨,因为她生活在这所以爱育爱,爱满校园的学校。四机学校教师队伍“持平常心、守责任心、求事业心”,且身体力行“解决学生小困难、生活新期盼”“点亮学生微心愿”,为祖国的花朵们播撒阳光、放飞希望。 (王希恩李世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