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副刊·绣林

第007版:副刊·绣林

玉液尚香

    □唐糊糊

    绣林自古盛产美酒,从绣林山脉发现的距今三千多年的珍贵文物——铜觚,是中原殷商王的酒器。商代二里岗晚期至殷墟一、二期,南方集团的越族曾生息在这片土地上,当时的石首酒文化已相当发达。有人传颂曰:“酒史悠悠三千页,殷商酒器遗故穴,传说石首有奇醪,绣林妙酿有玉液”。

    ——编者

    “青梅煮酒”这一高逼格探究,怕死了不少真正有才华的人。孟叔与玄叔二人论英雄,其实只有孟叔一人在高谈阔论。玄叔不停地煮酒,偶尔“哦、呀”两声。孟叔不停地出题,玄叔始终在那里装麻。梅子是东吴的苏梅,酒是荆州石首的绣林玉液。当时不叫绣林玉液,叫什么来着?绝对不是什么“康”也不是什么“台”。哦,对了,就叫“玉石首大曲”。

    英雄本色,英雄本来就好色。不懂两门外语你色什么色?愿士,谈都不谈,你孙悟空在我这儿就不可能愿世。人家玄叔深谙三方游戏规则,装麻装得惊天动地,装得天衣无缝,你跟人家比,醉了也比你清醒。

    玄叔知天命之年殁了甘夫人,他还有个糜夫人。一个夫人不够用,瑜夫子为他说亲,把他连襟吴主的妹妹许玄叔作妾。好比吃河豚,味道绝对是鲜美的,可藏着恶毒。三个锦囊,子龙护驾。果然深入虎穴,抱得虎女。玄叔南徐拉虎皮做大旗,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天天跟孙尚香

    温柔缠绵,喝那个玉液酒,就那个舒筋活血的苏梅,果然就得了那个慢性“妻管严”,果然就乐不思蜀。大个三十来岁算个鸟,人家还大五十多岁哩,不符东方伦理?人家移居美丽国,你东方管人家西方的事?!

    关键时候,孟叔又间接帮了玄叔,率五十万大军直奔荆州。孟叔一生觊觎“二乔”,要是乔国老还有个女儿叫“幺乔”,孟叔一定会满载几船“杜康”来求亲,一定不会来搅局。吴蜀联姻,吴魏联襟,大抵都差不离。大家都成了“连襟”,成了姑爷,想喝“杜康”就喝“杜康”,想喝“梦之蓝”就喝“梦之蓝”,想喝“绣林玉液”就喝“绣林玉液”,兴许魏、蜀、吴三家早成一家,不再鼎立掣肘。而今玄叔娶了吴女做夫人,明摆着把我当外人,看我不吓唬吓唬你们。

    马蹄滚滚,玄叔猛醒,脚底抹油,尚香夫人夫唱妇随,跟了玄叔溜之大吉,亮叔、云长叔、翼德叔齐来“刘郎浦”接驾。注意这个刘浪浦,包括杜甫在内的许多高光文人,都提到过刘浪浦,就在湘鄂边界的石首城西北对河。高山流水本来在石首调弦口,人说在他那里,石首人不争;还有那“三个摇窝”之争,牺牲了那么多烈士,争不来。刘郎浦,三国铁板上钉了钉,看谁争?

    有人质疑,当时也不叫“刘郎浦”,是因为玄叔“贩桃子”才有了这个地名。什么鬼谐音梗,恰好成了人家的证据。

    玄叔携尚香及兄弟一阵来到石首城,当地百姓夹道欢迎,张灯结彩,把城北的“阳歧山”打扮的锦绣如林,让玄叔与吴国公举在荆州石首完婚。满城尽带玉液香,人人都醉了,只有孙夫人醒着啦。据说她可以喝三斤“绣林玉液”,有个浑名叫“一直

    喝”。云长叔拚不赢,翼德叔也甘拜下风。那个阴阳怪气的亮叔更是谈都不谈。石首城后来有条“皇叔街”,吃牛骨头,喝“绣林玉液”通宵达旦,风气始于三国。

    孙夫人尚香酒名誉城,酒匠们更是处心积虑地古法新法炮制。孙夫人与百姓打成一片,一心与民同乐,时常与民同醉。孙夫人兰心慧质,面容姣好,街巷里弄,所到之处,皆嘘寒问暖。孙夫人不仅十八般武艺了得,还深谙酿酒之术。她将吴酒精华与楚酒陈阴结合融合,教习与绣林酒坊,于是满城尽带玉液香,酒好不怕巷子深,百儿八十里都来取经效法。

    在孙夫人深入基层,走村串户,一心打造一座美酒城之时,努力为玄叔收取民心之际,那个“贩桃子”的玄叔某一日又被兄弟们强行绑架溜之丘也。他们说是要去攻取巴蜀,好还借来的荆州给小舅子,免去吴蜀两家争地怨仇。其实,那几个小叔子欲还借城是假,羡慕嫉妒玄叔才是真,美酒美女你大哥一人占了,真还要生出个小小公举来,成了事实婚姻,我们几个不也要投靠吴门檐下。不行,绝对不行。

    玄叔思量再三,信了几个小叔子,再一次辜负吴国公举,拍马玄枪直奔蜀山。爱江山还是爱美人,这个无数英雄永恒的考题呀,害得多少妙龄守寡。玄叔不辞而别,尚香泪流成河。

    有唐代.吕温巜刘郎浦口号》诗镌存石首: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

    今玉液尚香,孙夫人英魂尚在,而三国英雄何处寻焉?!

    (儿戏三国故事,诚赞绣林玉液,砖家勿拍。)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