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两会解读

第005版:两会解读

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

    □文字整理记者 肖潇 通讯员 王俊辉 张薇

    2022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全力服务荆州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回顾2022

    把稳思想之舵坚定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法治初心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主动向市委、市委政法委请示报告43件次。主动配合市委第二巡察组“点穴式”巡察和市委政法委督察、巡查工作。

    持续强化理论武装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把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干警培训“第一课堂”。

    深入开展拉练淬炼

    ●对省法院反馈的重点问题,整改到位60个,整改达标率98.4%,建章立制31个,整改工作经验在全省法院交流发言。

    牢记国之大者彰显捍卫正义、维护稳定的司法担当

    依法惩治犯罪助力平安荆州

    ●审结暴力、侵财犯罪案件669件,审结危险驾驶、黄赌毒、食药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案件1125件,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审执结涉黑涉恶案件37件,执行“黑财”74.73万元。

    ●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317件507人。

    ●强化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审结职务犯罪案件52件。

    化解民商纠纷助力文明荆州

    ●坚持“房住不炒”,审结房地产纠纷案件3266件。

    ●依法维护社会诚信,审结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等案件5507件。

    ●审结婚姻家庭案件6337件。贯彻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发出保护令、教育令11份。市中院荣获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

    加强行政审判助力法治荆州

    ●探索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异地审理制度,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124件。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98.6%。

    ●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向行政机关发送司法建议11份,邀请旁听庭审2181人次。

    ●常态化开展“法律六进”宣讲289次。市中院获评全省普法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服务绿色发展助力美丽荆州

    ●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展涉长江环境公益诉讼,公安法院一案例入选全国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松滋法院一案例被最高法院收录。

    ●践行“两山”理念,沙市区法院审结全省首批由行政机关提起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增殖放流鱼苗620万尾。

    ●深度融入环洞庭湖司法协作体系、湿地与湖泊共建框架协议。

    锚定企之关切优化公平有序、可预期的司法环境

    找准产权保护着力点

    ●成功创建4个省级改革先行区,数量位居全省法院第二。

    ●审结知识产权案件594件。市中院荣获全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先进集体。

    ●创新“法院+知识产权局+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机制,知识产权纠纷调撤率达75%。

    ●荆州区、石首法院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具有一审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

    找准执行攻坚落脚点

    ●开展“规范执行提质增效”专项活动,执结各类案件17580件。执行工作经验在全省法院交流推广。

    ●打造财产查控处置2.0版,从启动查控到拍卖移交,最少可缩短45天。

    ●全面应用“一案一账户”系统,推行执行案款提存公证机制,发放执行案款1.1万笔10.48亿元。

    找准破产审判突破点

    ●审结破产案件40件。两年以上未结破产案件同比下降23%。

    ●推动府院联动、“破产收费100”、破产专项基金等工作机制“全覆盖”。

    找准法企互动切入点

    ●走访重点企业176次,精准对接企业司法需求。

    ●举办新闻发布会6场次,数量居全省法院第一。深化涉企案件“红黑榜”制度,公布典型案例42个。

    心系民之要事提升民有所盼、法有所为的司法温度

    强化智慧应用架起司法为民“新桥梁”

    ●深度应用“互联网+司法服务”云模式,网上开庭4222件,跨域立案、网上立案14954件,电子送达13万人次。

    ●深度融入市矛调中心,调解案件12007件,调解成功率达72.7%。

    ●纵深推进分调裁审改革,审结速裁案件11553件,平均审理期限27.3天。

    ●全面推行“胜诉即退费”,退还诉讼费1656笔1014万元。

    ●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实践活动,帮助解决问题372个。

    ●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32名干警受聘担任27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

    ●完善“法院+工会+N”工作机制,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94件,维护合法经济权益593万元。

    ●快审快执涉农民工工资案件333件,追回“血汗钱”1875万元。

    ●缓减免诉讼费172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400万元。强化权益保护扎牢民生司法“保障网”

    强化法庭建设争当共同缔造“生力军”

    ●开展“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优化调整乡村法庭35个,7个城区法庭转型专业法庭,设立巡回审判点74个、法官工作室14个。全市“80后”法庭庭长比例占50%以上。

    ●全市人民法庭审结案件14035件。开展巡回审判、就地调解等活动350次,发出司法建议25份。

    ●妥善处理涉“三农”纠纷131件。

    落实行之要务锻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司法铁军

    突出制约监督机制建设

    ●实施审判管理“1234”工程,工作经验在全省法院推广。

    ●完善发改指分析研判闭环制约机制,一审服判息诉率87.5%,同比上升3.64%。

    ●邀请检察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律师参与评查案件615件、裁判文书242份。

    突出素质能力建设

    ●开展“队伍建设提升年”活动,2名法官获评全省审判业务专家,8个案例入选《中国法院2022年度案例》。

    ●10个集体、17名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表彰。11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

    突出纪律作风建设

    ●开展“以案促改、明纪知畏”专题廉政教育活动。开展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整改问题164个,整改率100%。

    ●常态化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严格执行离任从业限制性规定。

    凝聚各方合力树牢接受监督、改进工作的司法理念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主动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等工作情况。市人大、市政协交办的7件建议提案全部办结回复,代表委员满意率100%。

    真诚接受民主监督

    ●完善与工商联常态化、规范化沟通机制,聘请8名特邀监督员。成立全市法院首届专家咨询委员会。523名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3990件。

    依法接受检察监督

    ●推进法检“两长”同庭履职,认真办理检察建议。市中院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18件次,依法审理抗诉案件23件。

    展望2023

    2023年,全市法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法院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实施“五个一”工程,为荆州加快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更加自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更加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刑事犯罪,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长江大保护、推进市域治理、营商环境建设、服务科技创新等重要领域、关键环节,优化司法供给。贯彻实施《湖北省营商环境条例》,量体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司法服务产品。

    更加自觉践行为民理念

    准确贯彻实施民法典,依法妥善审理民生领域案件。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强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树牢“共同缔造”价值理念,抓好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拓展信息化运用维度和深度,加快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更加自觉强化队伍建设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做好拉练检查整改“后半篇文章”。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建设更高水平的清廉法院。推进新时代法院青年工作,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院队伍。

    更加自觉接受各方监督

    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依法接受检察监督。持续深化司法公开,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