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心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明确宣示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为什么不能走西方式现代化道路 回望历史,西方式现代化有三个血腥而残酷的特点从而导致不可复制。一是以掠夺亚非拉地区为代价。西方现代化始于资本主义扩张,源头是列强以国家为主体向海外进行大规模殖民扩张。三角贸易加速资本原始积累,鸦片战争轰开中国大门,就是一方进行现代化、另一方持续贫穷落后的直接铁证。二是资本无序扩张的结果是战争洗牌国际格局。以《辛丑条约》签字国为例,据不完全列举,列强之间就有荷西战争、英荷战争、英法百年战争、普法战争、普奥战争、奥意战争、美西战争、日俄战争、一战、二战等等一系列战争。现在西方国家一些人认为中国的崛起必然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这完全符合他们的史观,因为西方列强自身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三是在西方式现代化国家内部剥削问题普遍存在。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里用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揭示发达国家中的贫富差距:法国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总财富的62%,最贫穷的50%只占有4%;美国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美国总财富的72%,而底层50%的人口只占有2%! 再进一步,我们能从苏东剧变上汲取深刻教训。苏东剧变后以为按照西方设计的所谓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改革就能加速发展,然而三十多年过去,重回当初历史地位的国家寥寥无几。苏东现代化进程以及苏联的衰落解体,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的深刻教训也值得深刻反思。 中国走出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既是基于历史发展逻辑,也是基于中国的国情实践。 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重新塑造现代化的整体格局,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打破西方现代化只能少部分享受的神话,为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广大亚非拉地区形成示范。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决不能走西方那种“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两极分化道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完善第三次分配制度,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国家那种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这要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好,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绝不能让国家和民族优秀精神传承被资本异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坚定推进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增长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绿色根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走西方国家走过的暴力掠夺殖民地、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分别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领导力量的本质要求,这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彰显领导优势,起政治保证作用。 近代以来,中国也曾有各种政治力量谋求变革和试图实现现代化,但彼时执政力量的阶级性和软弱性决定了其现代化是依附于列强的附属品,也不可能真正实现。 由此思之,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贡献无可估量。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政治军事方面谈,革命时期,党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致力实现民族独立;建国前夕,党提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纲领,清除干净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使我国具备独立自主发展的前提条件;党领导人员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打赢抗美援朝战争,为我国发展赢得稳定的环境。从经济方面谈,党在革命时期就注重经济建设,依据革命形势对资产阶级采取不同的政策,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运动;在革命胜利前夕,及时提出从农村工作转向城市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巩固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深化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蕴含巨大的理论创新和历史勇气;以历史使命感在九八年金融风暴中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与亚洲其他经济体纷纷放弃固定汇率形成鲜明对比;进入新时代以来,适时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逐步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打下稳固根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的重大成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本质的特征。 (作者单位:中共监利市委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