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书香荆州

《花鼓》: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作品

    □杨彬

    长篇小说《花鼓》通过林静芝和花鼓的纠葛,描写江汉平原女性在一个世纪中的生活变迁和精神追求,从主人公林静芝出生写起,通过描写聚缘泰林家茶馆、清荷垸乔氏家族、戴氏家族的兴衰,呈现清晰的时代背景,描写政治、经济、文化浸入到百姓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描写一个农村女性坚韧不屈的生命历程,歌颂中国妇女坚韧不屈、自立自强的特色,作品具有浓郁的江汉平原的地域特色,冲喜、抢婚、鬼魅、还魂、请七姐、偷药、下马等乡俗植入其中,细节描写的情致韵味带有浓烈的乡土气息,耐人寻味。特别是荆州花鼓戏围绕主人公命运的全程呈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折射出全景式乡村生活,呈现出一卷荆楚乡村的史诗画卷。

    作品浓墨重彩的人物描写和荆州花鼓戏的生命联系,花鼓与主人公的生命历程息息相关,渗透进主人公的各个生命时段,因此花鼓不仅仅是陪衬和背景,花鼓已然成为了作品的另一个主人公。该作品采用明暗两条线索,小说主线是以人物性格发展和命运变化为线索,暗线是花鼓戏在时代背景、人物命运中的紧密联系和丰厚展示,既拓宽了作品的文化厚度,又突破了一般小说人物传记式的单一结构,在人物命运中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花鼓》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曲折新颖、主题深刻丰厚,细节描写耐人寻味、语言文字朴实灵动,尤其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的演变和人物命运紧密联系,具有独到之处。作品大力弘扬荆楚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作品。

    (杨彬,女,土家族,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作家协会全委委员,中南民族大学“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南民族大学教学名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