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江津笔会

龙凤闹春迎元宵

    □林钊勤

    家乡人过元宵节传承下的各种中华传统习俗,至今依然散发着浓郁的民族色彩。

    每年正月,家乡人迎春纳福,喜庆氛围充盈在每家每户。点灯笼、秧歌舞、赛大猪、烧塔、闹火龙、猜灯谜等形式各样民俗活动轮番上演,直到延续至元宵节过后。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乡的元宵风俗活动主要内容在灯,家乡人又称作为做灯节,因它有浓厚的游乐互动色彩,故称“闹元宵”。

    家乡元宵节热闹非凡还是在晚上,傍晚时候上灯了,家人们吃过元宵便上街游玩赏灯了。大宗祠里的灯棚前,人山人海,欢声笑语,好一派欢乐气氛。灯棚上,莲花灯、梅花灯;鲤鱼灯、走马灯、山水书画灯以及各种各样的宫灯,汇成一条金色火龙,在这火龙映照之下:董卓、貂蝉、吕布、关羽、秦琼、五娘等等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龙凤闹春是其中的一大看点,几十人舞动着两条金光粼粼的火龙穿梭在比肩接踵的人群,两条火舌喷出金光闪闪的火苗,猛一回首,像似真龙显身。烟花火龙表演是家乡一项有600余年历史的民俗活动,其形式包括游龙、舞龙、烧龙等,曾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传统习俗,每年农历十二月就开始扎龙,即用竹篾制作龙的躯体,丝绵纸糊成“龙灯”,再以色彩装饰“龙灯”,画上鳞甲、云朵、太极等图案,制作成气势雄伟、栩栩如生的蛟龙形象。次年农历正月初一起,便有游龙、舞龙活动。直到正月初八,家乡人便对“龙”安插烟火,正月初十晚燃放烟花火龙是活动的高潮。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舞龙表演意在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祥和吉利、岁岁平安。火龙表演吸引周边数万名群众前来观赏,如此盛况几乎年年如此,世代相传。

    期间,燃放的烟火,更是为闹元宵增添了喜乐的氛围,瞬息万变的烟花,曼妙地展开,形成了七彩的花朵弥漫苍穹,把天空衬托得绚丽多彩、美丽壮观。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荡漾在空中。此情此景,突然一股浓郁的思乡之情涌上心头,如果此刻在家乡,我想这时一定会在灯棚前欣赏那美丽壮观的传统文化艺术。

    此时此刻,不禁会让人想起描写元宵佳节最美的那首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注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在朦胧的花灯灯光中,突然眼睛一亮,一个笑语盈盈的女子出现在眼前,爱意突然上心来,这爱的速度太快,也注定它会很快消失。

    当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点亮夜空时,孩子们活蹦乱跳地嚷着:“哇!好美的烟花!”一个个璀璨的礼花将夜空点亮,似彩球,又像绒花,一颗接着一颗冲上了天空,霎时,一朵朵五光十色的花蕊,瞬间绽放,犹如一位美丽的仙女,把希望的花瓣洒向了人间。红的、黄的、蓝的、绿的、紫的,各种各样的颜色把天空点亮如同银河一般。

    家乡闹元宵,闹得越红火,寓意着一年就会红红火火,这寄予家乡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她必将成为未来日子里人们对过往的美好回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