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书香荆州

文学是我对故乡的依恋

    □金林

    打小,我就喜欢舞文弄墨,到了高中,自然迷上了写作,痴迷的程度近乎疯狂,终日一心构思着如何写作,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文学梦想世界里。有时候,来了灵感,就在课堂上写起来,全不把学习功课放在心上,一天不写作,便觉人生索然无味。

    我热衷于写作,就把学习耽误了,成绩一落千丈,眼看着考学无望。父母愁得心急火燎的,不知道该怎么劝我改邪归正。父亲说:“咱几辈子都是本本分分的庄稼人,祖坟里就从来没有冒过文人的烟,写作是弄不成事的,只有用功读书,考上大学才能光宗耀祖。”母亲流着泪劝我不要心浮气躁,想七想八的不实在。舅舅、姑姑这些至亲轮番做我的思想工作,无不苦口婆心地劝我要放下写作的笔,拿起考学的书,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改变祖祖辈辈务农的命运。姑姑摇着头说,这娃中邪了,你再写作,农民就当定了。

    高考落榜后,我当了一个暑假的农民,跟着父亲下地干活儿。我身单力薄,难以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累得死去活来,庄稼活儿还收拾得像一团乱麻理不清。父亲说,你这身体当不好农民,还是回学校上学吧。

    看着在庄稼地里卖死命的父母,瞅瞅紧巴得快过不下去的苦日子,我问自己:能这样认命,一辈子踏踏实实地当个农民吗?我不甘心!这一天,我终于幡然醒悟,把杂志社的退稿信都塞进炕洞子,一把火烧个精光。浪子回头金不换,我又回到了学校。校长见了我说:“就你这样根本考不上大学。你要是考上大学了,你把鼓背到我家门口打!”我一声不吭地拿起书,到后来终于能够倒背如流。

    为了逃离农村,摆脱苦难的生活,我拼了命地学习,终于考上了西北大学新闻系,成为一名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公费大学生。上大学后,学习轻松了许多。我拿出纸和笔,又一次开始写稿、投稿的艰苦劳作。一位舍友经常给我泼凉水说:“你不是当作家的料。我敢打包票你成不了事!”我一笑而过,并不把这话放在心上。

    大三时,我在三秦都市报社当实习记者,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报纸上,激动得手在哆嗦心在颤。随着自己的文章一天天在报纸上刊发,我的内心慢慢地平静了,不再澎湃激荡。终于有一天,我厌倦了每天发表豆腐块大小的新闻报道,毕竟这距离我的作家梦,太过遥远。

    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电视台担任编辑、记者,工作过于繁忙,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成了实实在在的“新闻民工”,几乎连读书的时间都没有,就慢慢地淡忘了曾经的写作梦想。

    工作20多年后,我调整了工作岗位,终于有空闲时间读书写作了。我坐在电脑前,打开文档开始写作时,故乡的一草一木便萦绕在脑海中。我已离开故乡近30年,虽然故乡给我的印象始终是贫穷落后,但儿时的回忆总是苦涩中带着许多快乐。一想起父母为儿女的付出,我常常感动得不能自已,瞬间灵光闪现,那就从我的故乡写起,从怀念父母动笔吧。文学勾起了我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2022年,在文学创作的浩瀚海洋上,我这叶小舟开始扬帆起航,陆续在全国各级报刊上发表80余篇近20万字散文和小说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各类文学征文奖。近日,我的散文集《遥望故乡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即将公开发行。

    梦想的实现令人欢欣鼓舞,但是人不屈服于命运,不苟且于现状,为了梦想而努力拼搏的过程,才是一种真正的美好人生体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