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欧阳冬钟琼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公安县在建美农村、带富农民的同时,重点从农业的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上着力,不断推动公安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让农业大县真正成为有众多产业支撑的农业强县,以期尽早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品牌化——生产优质产品 孟家溪镇金岗村五组村民黄帮龙春节返乡后有了新想法,他准备将两亩五分地的旱田改种“阳光玫瑰”,正在搭建的钢构就是为种植这一品种准备的高标准大棚。虽然投入成本很高,但黄帮龙坚定自己的选择。除了钢构大棚,黄帮龙还对精准滴灌系统、温控系统这些专业化设施作了共计16万元的投资。目前,孟家溪镇越来越多的葡萄种植田块正在向专业化、智能化、现代化方向转变。 埠河葡萄是公安葡萄的发源地,最早种植葡萄的金秋农业科技园如今仅中心园区就达100亩,无论是设施设备还是种植技术,金秋农业科技园都走在全县葡萄产业的最前沿。湖北金秋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安县葡萄产业在种植端有充分的规模和优势,我们将继续和众多的科研院所合作,持续保持住这种优势。”专业化的技术、专业化的管理让公安葡萄名扬全国。2016年11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公安葡萄”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它也成为成千上万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门路。 特色化——放大独特优势 独特的地理环境,敢于创新的精神,造就了章田寺乡兴旺的制种产业。该乡永久村现有耕地面积4500亩,近三分之一的农田属于制种,收益是传统粮食作物的近两倍。目前,章田寺乡已制定出明确规划,大力发展制种产业。将坚持“提面积、建基地、育良种、强品牌、拓功能”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土地流转进程,加快制种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的五化建设,成立为制种基地服务的农机联社,以金红村、永久村、达仁村、祝家村为核心,打造3万亩制种核心区、高标准种植示范区,进一步推动全乡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 除了制种产业,公安县生态渔业也是良好自然资源馈赠的特色产业。陆逊湖水域面积近万亩,湖面宽阔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湖内水草丰沛、螺蛳充足,为大闸蟹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2022年,百湖公司首次引进2万斤阳澄湖品系纯正的中华绒鳌蟹增殖放流到陆逊湖,实行人放天养,年产达10万斤,并获得“中华好蟹”称号。引进大闸蟹的同时,百湖公司还采购黄颡鱼、甲鱼、长江大白刁等特色苗种3万多斤,补充湖库种质资源,进一步恢复全县湖库水生生物多样性。通过特色水产引领,公安县大闸蟹、中华鳖、小龙虾、鳜鱼、鳙鱼、草鱼、鲫鱼等7个品种取得了有机产品转换证书。2022年全县湖库增殖渔业产量达1000万斤,产值4000万元以上。 规模化——提升竞争能力 作为长江中下游最大葡萄产区,公安县各地葡萄种植都在向高品质、规模化发展,葡萄产业逐渐步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期。全县葡萄种植总面积超过11万亩,占湖北省葡萄种植面积的“半壁江山”。 在葡萄产业不断向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公安县小龙虾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自全省2006年开始推广虾稻连作模式后,公安县不断加大对小龙虾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不断完善技术服务,成功创建第一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为争创国家级有机水产品认证示范县奠定基础。 2022年11月份县水产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小龙虾养殖面积达52.7万亩,全年水产总产量超过15万吨,小龙虾产业正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近年来,公安县不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突显出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特色,农业大县真正成为有众多产业支撑的农业强县。公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伍金柱介绍,“2023年,将大力培育引进优质品种,从种苗端发力,继续提高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种养,打造全县交易流通和销售的平台,进一步打造全县优质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重点是要实现全县优质农产品的就地初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