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张晨 30岁,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我们站在这里,青涩已退,老成未至,却要面临结婚生子、事业转型等人生中诸多挑战。对于该放弃什么,又该坚持什么,我常常感到茫然和无措,直到我遇见了这本书——《人生静音模式》。 《人生静音模式》是90后青年作家蓑依又一部温暖且充满力量的作品。作为30岁的独立女性,她同样处在步入婚姻、辞职创业等一系列人生模式的转变之中。作者用细腻而睿智的笔触,将自己一路走来,从农村到城市,从求学到创业的故事凝结成70篇文章;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从日常琐事、人际交往中咂摸出生活真谛。她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告诉我们:面对外界的干扰,为自己筑一道墙,将人生调至静音模式,才能听到内心的声音,看清现象的本质,掌控人生的方向。 书中有一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在作者创业的初期,一位著名出版人在了解到她当时正在做的事情后,对她说:“现实很残酷,光有理想可不行”。这句话之所以触动我,是因为我从小到大也听过很多类似的“劝慰”或“告诫”。但让我为之振奋的是,蓑依说:“我想,说出这句话的人一定也和我一样受到过社会的残酷毒打,只是我们不一样的是:他接受了它,并且为自己找到了一套自圆其说的逻辑;而我也接受了‘现实很残酷’,更接受了‘有梦想可以走很远’。”现在的蓑依,正如她期待的那样,在奔向理想的路上越走越远,现实依旧残酷,可那又怎么样呢,不试试怎么知道!我想这份笃定,正是源于她屏蔽掉了外界的侵扰,从而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那个声音在说:“我心中有一片高地要爬,作为在山脚下徘徊的人,我不能骗自己说:我不想去山顶。” 外界的嘈杂,有坏的,当然也有好的。比如,作者经常收到读者留言:蓑依,看到你逆袭之后的样子,很为你开心。这当然是好话,但我们有时也会被“好话”冲昏头脑,从而看不清现象之下的本质。本质就是这世上根本没有“逆袭”这件事,成功的人一直在成功,失败的人一直在失败。与其相信逆袭,不如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真实地面对每一个问题。蓑依说:“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因为一件事的态度一旦‘传染’,一切事情也就有了样子。”拥有看破本质的清醒,才能从容地掌控人生。 而这一切,都是从让我们的世界“静”下来开始的。如何才能静下来?书中给出了答案:“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在内心修篱种菊,并不需要大动干戈,也许就是一次叩动心扉的阅读,一场酣畅淋漓的对话,一杯小火慢煮的红酒,一次冲破临界点的跑步……书中,作者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看到:学会接受生活的滋养,生活便处处可见南山。 面对生活的困惑和世间的纷扰,《人生静音模式》告诉我们:“静下来吧!”将人生调至静音模式,是成就自我的决心,也是尊重自己内心标尺的开始。静下来,你就会发现,世界在变小,而你在变大,美好的人生正在悄然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