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战略自信和责任担当。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生命线,指引着我们党前进的方向。革命战争时期,一代代共产党人在救国、兴国、强国的奋斗征程中前赴后继,以铮铮铁骨守初心、以血肉之躯担使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数时代英模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一心一意、艰苦奋斗,以乐于奉献守初心、以不怕牺牲担使命。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时代楷模以爱国、敬业守初心,以务实、奉献担使命。这些无不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最有力诠释,是初心和使命的最好体现。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牢记使命才能开辟未来。牢记初心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财富。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财富。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提出了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深刻体现了党居安思危的意识和自我革命的勇气,共同展现了几代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高远境界和忧患意识,生动体现了党主动传承党的优良传统的历史自信和善于总结历史规律的历史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全党:“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精神倡导。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仅是我们党鲜明政治品格的生动诠释,更是新征程上全党迎接风险、应对挑战、攻坚克难、披荆斩棘的看家本领。新征程十年,中国共产党人直面“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当年面对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赢得了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人民衷心拥护、全党高度团结统一、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现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的新考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总布局的新要求,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逃避退缩、妥协退让只会招致失败和屈辱,只能是死路一条。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把握正确斗争方向;坚定斗争意志、把握正确斗争规律;掌握科学斗争方法、增强斗争本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荆州市委党校)□康 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