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综合新闻

纪南文旅区凤凰街道海湖村环境美产业兴——
村民生活“有里又有面儿”

    □驻纪南文旅区记者伍丹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纪南文旅区凤凰街道海湖村,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犹如一颗颗星星闪耀在夜空,温暖的灯光倾洒而下,既点亮了夜晚,也照亮了村民的平安回家路。

    “过去村里主干道一直没有路灯,回来晚了,走得提心吊胆,车辆开得也小心翼翼。”村民魏文新说,1.5公里长的草郊东路桥是入村的唯一通道,桥南边连接灯火通明的武德路,桥北的海湖村却黑漆漆一片。

    没有路灯,夜晚出行不便,是海湖村村民的一块“心病”,也是海湖村党支部书记熊霄上任后,收到的第一份村民“心愿单”。怎么建?建什么样式的路灯?熊霄一直在思考。

    在村“两委”组织下,2022年1月,海湖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大家展开热烈讨论。“灯要亮一点,还得漂亮,要与村里的环境协调。”“最好是太阳能的,省了后期的电费。”“桥上风大,要牢固点才可靠。”……村民代表各抒己见。搜集大家的建议后,村“两委”第一时间联系专业设计公司,拿出具体方案。在纪南文旅区党群工作部、凤凰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2022年4月,30盏太阳能路灯齐刷刷亮起来,海湖村彻底告别了“黑”历史。

    为了让村里彻底“亮”起来,2022年7月,村民们又自发捐赠32盏路灯,从主干道一直延伸至庙湖湖堤,并齐心协力对庙湖沿湖带进行清障除杂。自此,村民们休闲娱乐、夜间散步有了好去处。和路灯一起点亮的,还有大家的幸福生活。

    去年以来,海湖村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五共”理念,以群众身边小事为切入点,以发展集体经济为抓手,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主人翁”,开启全村“美颜”模式。随着村里环境越来越美,产业发展也越来越好。

    走进海湖村七组,大片草坪映入眼帘,走上去轻轻一踩,松软舒适。村民们正在剪草、除杂,“靠它,我一年可以增收2万多元呢。”村民陈清华笑着说。

    海湖村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里闲置土地多,集体经济薄弱。村子要发展,没有产业不行。去年初,海湖村先后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户长会、协商会,家家户户贡献智慧、提供金点子。村“两委”针对大家的建议开展一系列市场调查,最终瞄准了启动成本低、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的草坪种植产业。

    在干部群众积极筹备下,村里成立荆州市耘阳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300亩闲置土地利用起来,进行草坪种植并打通销售环节,带动50多名村民就业。每逢草坪出售前用工达到70多人,每年为村集体增收十余万元。集体经济结硕果,村民们也喜提福利,“发展集体经济,根本目的是为了给老百姓创造更好的生活,去年我们拿出了部分收益,为全村3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放70斤大米。”熊霄说。

    村民们通过种植草坪尝到了甜头,但熊宵没有就此满足,“单一的种植业还是太单薄,要立足文旅区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在多次“圆桌会议”上,村民们一致看好文旅产业。今年初,村里与一家户外旅游公司对接,将依托楚国八百年城市公园,共建一处户外露营基地,目前,基地正在筹备建设中,届时将带动30至50名村民就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