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06

至真至纯,字暖人间

    □张悦

    《落字成暖,一生念安》是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全书35篇散文记录了他从童年到耄耋之年,一步步走出贫苦之地,成为国学大师的人生历程。读罢全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生活至纯至真的态度。

    在狼烟四起的年代,他用一颗至诚的心成就了一份超越生死的师生情。季老在《我的心是一面镜子》里提到,在德国跟在西克身边学习时,恰逢烽火连天,每天学习结束后都要送导师回家。寒冷的冬日,踏着狼烟,踩着积雪,忍受着饥寒交迫,他搀扶着年逾八旬的导师缓缓前行。他写道:“我忘记了战火,忘记了饥饿,我的心中只有身边这个老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是两颗至纯的心让他们相互支撑,跨越困难成就了彼此。

    正如他的书名一样,落字成暖,季老用一颗诚挚的心暖了青年,也暖了自己。他希望多给青年一些耐心,同情与理解,不要总要求他们四平八稳,温良恭俭。在《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中他提到,许多青年会向他倾诉衷情,也会以独特的方式给予他别样深情。他说,九八级日语新生入学时,十八九岁的孩子到他家拜访,又惟恐惊扰他,便只在他窗前泥土地上留下两行字,“季老好,九八级日语来访。”季老发现后热泪盈眶,即使已是深秋,这份情谊让他觉得眼前一切都春意盎然。惟有真挚动人心,如果没有季老对那些陌生的“他们”抛出的一份真诚,何来这份双向奔赴的真情。怀一颗至善心向岁月,获一份纯情勉未来。

    季老的真不只是见他人,更难得的是,在历经沧桑后,他以至真之心见自己。他说报考大学是找工作失败后,不得已做出的选择。他在《清华学子》中坦言选择清华对他而言是押对宝。季老认为,一个人的一生无论何时都应该保持一致。在《做真实的自己》中他提到,“我拒绝对自己过往的文章做修改,在我的散文和杂文中,思想出现感情前后矛盾,但仍然不做删改,统统保留。”不管文章看起来多幼稚,多荒谬,他都不做掩饰,目的是为了存真。在见过风霜雨雪,历经岁月浮沉后,仍然坚持真实的自我,这份坦然源于那颗至真至纯的心。

    一颗至纯至真之心,能抵御岁月侵蚀,能让人在历经世事浮沉后,仍不忘初心回归自我,会让人在踏遍风浪后,心间仍是明朗与纯粹。也能让人在看过月升沧海,见过潮起潮落后,仍会感念生活的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