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厂镇党委书记付勇 2023年,新厂镇将锚定全市“三城三化三翻番”目标任务,坚持产业富民,重振新厂工业重镇优势,为石首建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展现担当作为。 以党建引领为第一主职,党建再聚新力量。一是夯实基层治理“主根基”。持续构建以乡镇党委为核心,村(社区)党委为基础,村(社区)内居民党小组等各类党组织为网络,驻村单位为补充的区域化大党建新格局。使党的基层组织有形、有效、有力地嵌入基层治理体系。围绕村主职做文章,改变镇机关干部到村任书记的局面,大力推动村党组织书记工作量化,提振“领头羊”干事创业“精气神”。同时,积极开展村党组织书记“登台论讲”、擂台比武、乡村振兴政策大讲堂等多种活动,形成比学赶超、共促共荣的工作新局面,真正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 二是壮大基层治理“主力军”。以“高站位、能成事、善团结”为导向,持续抓好干部规范履职和党员队伍建设。深度发挥学习中心组作用,创新宣讲方式方法,推动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社会、进村组,补足基层党员精神之钙。引导基层党员干部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升,不断强化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本领,同时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切实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三是提振基层治理“精气神”。积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群众优势,以党建引领农村基层乡风文明建设。借助村级党建文化阵地,重塑乡村文化生态,构筑公共文化空间。把广大群众组织起来,引导村民参与本村的志愿服务和文娱活动,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弘扬文明乡风的实践氛围。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中改变观念、在实践中提高认识。打造新农村文明乡风、淳朴民风、优良家风。 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发展再启新征程。一是聚焦地方优势,产业链招商再创佳绩。结合全市重点产业链规划和地方优势,紧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建材产业,实行党政主职定期轮流外出招商制度,继续选派得力班子成员带队驻点招商,以“双水双绿”黑米主食化项目、丰亿冠食品有限公司预制菜项目、鑫鑫建材项目、泰茂建材项目为契机,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和新型建材产业链。“双水双绿”今年与华农大及洪山实验室初步合作,一期基地1000亩,在湖北、江西两省8个基地中,新厂基地黑米花青素含量最高,米质最好,今年将扩大面积3000亩,并进行黑米浆、黑米粉的深加工;利用港口资源与长江投资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力争将长投引进新厂,做强建材产业。同时,积极推进“三个合作社”的模式,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正确引导“海韵”“晨晖”“绿源”等专业合作社形成规模,建成从育种、育苗到成品销售产业链,打造区域品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聚焦企业优势,老牌企业再起新篇。继续当好企业“金牌店小二”,共同谋划解决企业在建项目、经济运行、转型发展、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帮助绣林玉液发展大曲清香项目,并积极谋划绣林玉液清香酒庄项目,发扬绣林白酒文化,打造传统制酒企业与旅游结合的典范,今年绣林玉液石首市场销售达1500万元,全年上缴利税超1000万元,明年力争销售过亿元,利税2000万元。协助得力新材料有限公司打破当前发展瓶颈,整体转入经济开发区扩能升级,力争明年建成投产,实现产值、利税翻番;积极推进湖北粮油集团与本地企业鑫飞达油业合作食用油全产业链项目,依托粮油集团品牌优势、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建设小包装油(一级食品油)全产业链生产项目,使鑫飞达油业转型升级,产值达10亿元。 三是聚焦资源优势,争资争项再上台阶。牢固树立项目意识,把抓项目作为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核心问题,明确一把手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方式,结合新厂实际全力向上争资争项。以石首港新厂作业区纳入《荆州港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破解港口瓶颈、做活港口文章,引进国企投资港口,再塑工业发展新优势。同时积极谋划辖区内江北中心水厂三期、蛟子河综合治理、文体中心、“双水双绿”、育苗基地等一批新项目,形成有开工、有建设、有谋划的良性格局,掀起重点项目建设热潮,以项目建设助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民生福祉为第一目标,镇村再焕新面貌。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贯彻落实“四个不摘”精神,推进“三保障”政策落实。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脱贫户稳定脱贫,监测户无致贫返贫风险。紧盯民生薄弱环节,加强低保、低收入人群保障,积极开展各类救助活动,落实好各项奖励扶助和惠民政策,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 二是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紧盯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问题,集中力量改善民生建设短板。继续推进擦亮小城镇三年行动,逐步对镇老街区、世纪大道、民主路、新厂大道、光明路进行建设和改造。加快推进自来水管网改造、休闲公园、文体中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镇区功能,提升承载能力,推动人口向镇区集聚,全面提升居民满意度、幸福感。 三是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继续压实沟渠管护、小微水体整治、秸秆禁烧、污水直排整治,打击非法捕捞等重点工作,牢牢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同时,以“共同缔造”活动为契机,按照“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思路,充分发挥杨家潭村“共享书屋”“共享菜园”和星光村“双水双绿”项目示范引领作用,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形成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美好家园治理新格局。 以底线工作为第一责任,平安再创新局面。一是坚守平安稳定底线。充分发挥党政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制度优越性,广泛联动开展矛盾纠纷拉网式排查化解,对排查出的风险实行一对一销号管理。对辖区内重点人员,严格落实“五包一”责任体系,全面掌握重点群体基本情况,提升摸排率、列管率,严防小风险酿成大事件。同时,扎实做好信访稳控和存量化解工作,通过领导干部公开接访、规范案件办理、落实信访责任等形式,依法依规妥善解决好群众诉求,全面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是坚守安全生产底线。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工作体制机制,持续构建辖区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防控体系,紧盯食药、燃气、住房、企业等重点领域定期开展点对点抽查和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实施清单式管理,条目式整改,闭环式报结。确保安全监管和隐患整改不留死角。同时,积极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谋划准备工作,切实遏制重大事故的产生源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