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333年(楚威王七年),越王无强伐楚,楚威王兴兵反击,大破越,杀无强,尽取故吴地,灭越。此时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时人誉为“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 前329年(楚威王十一年),威王卒,子槐立,是为怀王。威、怀之时,楚丝织品已有绢、锑、纱、罗、绮、绵、涤、组、绳等多种,其色彩艳丽,工艺繁复,已使用提花机织锦。官府管理织造和印染的机构有中织室、东国织室等。 前312年(楚怀王十七年),楚与秦战于丹阳,楚军大败,被斩甲士8万人,失汉中郡。怀王怒起全楚之兵复攻秦,又败于蓝田(今陕西蓝田县镜)。韩、魏闻楚师尽出遂趁火打劫,出师南袭楚,至于邓(今河南邓州市境)。楚师惧而退还。 前299年(楚怀王三十年),秦昭王约楚怀王会武关。怀王不听屈原等人劝阻,而从子兰之言,西入秦。秦扣留楚怀王,并要挟楚割让巫与黔中二郡,怀王弗许。楚太子横由齐归郢,立为王,是为顷襄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约前298年—前297年(楚顷襄王元年至二年),屈原心系怀王,疾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忧愁幽思,写成著名的抒情长诗《离骚》。 前296年(楚顷襄王三年),楚怀王卒于秦,秦归其丧于楚。楚人哀怜怀王,如悲亲戚。楚绝秦,国人皆怨子兰,子兰短屈原于顷襄王,王怒而放逐屈原。 约前282年—前281年(楚顷襄王十七至十八年),楚将庄断出黔中,后西入滇池(今云南境)一带。 前278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拔郢,东据竟陵,攻安陆,西取夷陵,烧楚先王墓。顷襄王兵散北逃,旋迁都于陈。屈原自沉于汨罗江。 前263年(楚顷襄王三十六年),顷襄王卒,子完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以黄歇为令尹,赏赐淮北十二县地,封为春申君。 前248年(楚考烈王十五年),春申君献所受封之淮北十二县为郡,旋被考烈王改封于江东(今江苏苏州),春申君因城故吴墟,营建宫室,自为都邑。 前241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楚畏秦逼,由陈迁都于寿春,命曰“郢”。 前223年(楚王负乌五年),秦将王翦、蒙武攻楚,虏负刍,楚亡。 前222年—前221年(秦王政二十五至二十六年),楚遗民南公流浪于民间,著《南公》31篇,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后来的事实证明推翻秦朝暴政的主力陈胜、吴广、项羽、刘邦均系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