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段文龙 我出生在监利县观音寺乡,那是以观音寺庙出名而命名的鱼米之乡,在2001年并入红城乡北部的一个偏远村落,北连四湖西干渠,周围农田荷塘环绕。 小时候,在那个出行靠船的年代,虽然物资匮乏,但没有攀比、虚荣和欲望,过得纯真自然、知足幸福。最让我难忘的,是老家门前的荷塘,尤其是到了夏天暑假,荷塘里长满了莲叶莲花,还有莲蓬和莲藕,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繁花的景象。儿时用莲叶打伞乘凉嬉戏,用莲花瓣放灯船,用长竹篙绑结采摘莲蓬,还有和父亲一起下塘挖藕过年,满身泥巴依然乐此不疲,充斥着我整个童年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 记得第一次在书本上接触有关“莲”的知识,是在初中课本《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初学时朗朗上口,对文学的执著和偏好,感慨“莲”作为花中君子纯洁坚贞、豁达正直的独特品质,让我崇敬万分。彼时的乡邻村伴,大多数随波逐流陆续退出了学业舞台,而“莲”坚毅正直的品格,一直作为我的精神寄托,陪我走完了艰难的求学之路。 毕业后,毅然选择偏远艰苦的一线施工现场,投身于伟大祖国建设热潮中;后来辗转教育事业,致力于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提供强劲的人才和动力。五年来背井离乡、颠沛流离,每当孤独彷徨、心酸苦楚之际,都会想起小时候同父亲挖藕时的场景和父亲的教导:“只要有水有土,莲藕就能茁壮成长,虽身处淤泥中,但不改其内在洁白清甜本色,这种坚韧不拔、高洁无暇的精神品德,受世人喜爱敬仰,做人也应当如此”。所以不论何时身处何地,我依然固守如“莲”般正直凛然、高风亮节的品质。 后来有幸能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充分感受到了身边同事们对纪检事业的忠诚和敢于担当的精神,这种工作氛围使我更加坚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胜的信念。近7年的监督执纪一线生涯,有苦有泪有收获,有喜有悲有快乐;有教育挽救了大多数干部的成就喜悦感,也有极少数干部被采取留置措施后抱憾悔恨的悲凉失落感,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更加强化了我坚恒勇毅、清廉正洁的品格。 “廉”带来的是心灵的安宁,也是幸福的根基。如今再回老家,昔日的荷塘已被挖成虾塘,但“莲”廉洁独特的品质已深入骨髓,无时不刻都在净化我心灵。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当心如“莲”,不同流合污,修德律己、通达正直;不攀附权贵,高洁独立、淡泊名利;坚守初心使命,廉洁担当履职! 梦想的坚持注定有孤独彷徨,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既然选择了纪检监察这条路,哪怕不被理解、遍体鳞伤,依然风雨兼程、义无反顾。 因为我心中有“莲”,“莲”在心中,“廉”在行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