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荆州要闻

凝“新”聚力谱新篇

    (上接第1版)

    在“三城三化三翻番”新征程上,石首市持续激活两新党建源头活水,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非公企业的长久发展优势。

    解题 打造“三个共同体”

    抓党建就是抓发展,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凝聚力。

    在石首市中央城商圈,红色驿站望眼可见。驿站里,到处是党员志愿服务者忙碌的身影。组织、治理、服务三个共同体的倾心打造,为商圈蓬勃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打造“组织共同体”,推动决策共谋。建立石首市第一个商圈党支部——中央城商圈党支部,选派党建指导员、专职党务工作者各1名,指导商圈以党建引领发展。在商圈党支部牵头下,成立中央城商圈理事会,建立由商圈党支部牵头、商圈理事会收集意见、红新党建服务联盟商议的共谋模式,形成商圈组织共同体,实现了“小事商量解决、大事请示解决”的商圈自治。

    打造“治理共同体”,推动共建共管。由石首市委两新工委牵头,联合街道党工委、市场监管部门、社区共建最美商圈红新驿站,以资源、服务、阵地“三个下沉”直接服务商铺140家,联系服务商户、新就业群体300多户(名),并免费向周边居民开放。组织商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周边热心居民参与制定《商圈公约》《商圈门前三包制度》《商圈治理评价体系》,初步建立起多元主体“共建共管”机制。

    打造“服务共同体”,推动共评共享。以“双帮双促双服务”为核心理念,“红新”党建服务联盟成员单位开展思想帮带、生活帮困、难事帮办、维权帮扶、技能帮提“五帮”服务,解决商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难题。商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担任商圈巡查员、监督员、代办员、守护员、宣传员“五员”,帮助最美商圈共建共治共享,服务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由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组织商户共评“最美商户”4户、“诚实守信经营户”9户、“党员示范经营户”2户。爱心联盟协会与商户共同出资5万元打造“红色蜂巢”,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参与商圈治理等便利条件与服务。

    不久前,石首市人民医院医疗志愿服务团队到中央城最美商圈红新驿站,为群众开展健康宣讲、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等卫生健康服务,为中央城商户、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及周边居民提供各种常见病、慢性病诊疗服务,进一步提升周边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鲜红的党旗,飘扬在中央城商圈,飘扬在广大“两新”组织党员心中,在石首中央城商圈画出最美“同心圆”。

    答题 组建“三支红色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工作队伍,是加强非公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

    石首市以“三支红色队伍”将党员凝聚在两新组织各个角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夯实党员战斗堡垒。

    选派“红色服务员”,优化营商环境。选派254名党建指导员、专职党务工作者以“红色服务员”身份,下沉企业参加“百名干部进百企”“十问十帮”活动,加强优惠政策宣传,帮助解决发展难题,为企业解决产品供应链、技术研发、融资用地、安全生产、社保医保、招工维权等方面问题160余件;帮助重点规模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8名,并享受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政策。

    组建“红色啄木鸟”,深化基层治理。发动236名两新组织员工担任“网格啄木鸟”,深入小区发挥“五员”作用,帮助社区和居民反映各类问题186件。通过城市网格“啄木鸟”党建智慧平台,落实闭环管理,构建“啄木鸟”发现问题、政府解决问题的基层微治理链条。

    建立“红色先锋队”,强化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将支部建在项目上,让党旗飘在工地上”,依托“1+2+1”产业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党组织建立“红色车间”“红色实验室”“红色生产线”,推动成立生产、研发、销售等一线党小组135个。设立两新“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945个,组织“我为企业办实事”“我为企业发展献一策”“技术标兵大比武”等系列活动。

    长兴梦辉物流园——石首市最大的物流集散地,活跃着物流、快递、卡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人员约1000名。园区党支部的成立,为他们提供更加系统的服务。“在食堂吃饭,10元就可搞定一餐,饭菜都可以免费续加。休闲的时候,可以在边上看看书、打乒乓球。我们园区的党支部考虑得还是挺周全的。”长兴梦辉物流园货车司机高好明满意地说。

    鲜艳的红色照进来,新的思路和未来正在打开。“两新”是红色的两新,“红色”是发展的引擎。融入荆州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进程,今天的石首,力量更加凝聚,状态更加沸腾,前景更加光明。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