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技术概述 1.技术基本情况。该技术是基于传统稻虾模式推广过程中建立的成熟技术模式,以繁养分离、田面种植水草、密度控制、科学投喂为核心要素,能够将大规格小龙虾的比例提高到60%左右,适合在全省养殖小龙虾的稻田进行推广应用。 2.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自2020年以来,以监利市、赤壁市、潜江市、蕲春县稻田大规格小龙虾养殖基地为依托,以江汉平原为中心,推广至全省30余个县市,全省推广应用面积超过20万亩。 3.提质增效情况。和单一种植水稻的稻田相比,每亩生产小龙虾100公斤,其中大规格占比60%,节本增效3000元,农药使用量下降40%,化肥使用量下降30%。 二、技术要点 1.田间工程。以10—50亩为一个单元。已开挖环沟的老虾田,保留环沟不变。拟养虾的新稻田,不开挖环沟,将田埂加高至高于田面70—80厘米。 2.稻田消毒。水草种植前10—15天用药物对稻田进行消毒。 3.水草种植。1月至2月初在田面种植伊乐藻,行距8米左右,株距4—5米,伊乐藻草团直径30厘米左右。 4.苗种投放。3月中下旬投放150—300只/公斤的幼虾6000只/亩。 5.饲料投喂。使用专用配合饲料,早晚投喂,以傍晚为主。饲料均匀投在无草区,投饵率为2—5%。 6.水质调节。通过补肥、换水、使用微生态制剂等方法调节水质。 7.水草管理。水草面积不超过田面面积的50%。水草过多时及时割除,水草不足时及时补充。水草顶端露出水面时及时割茬。 8.小龙虾捕捞。当部分成虾规格达到30克时开始采用捕大留小的方式进行捕捞。捕捞的地笼网眼规格以3—4厘米为宜。 三、适宜区域及主要示范点 1.技术适宜推广应用的区域。全省所有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质为壤土或黏土的稻田。 2.2022年主要示范点。监利市(汪桥镇和新沟镇)、赤壁市、蕲春县、潜江市、洪湖市、公安市。 四、注意事项 1.水草生长。经常检查水草生长情况,水草根部发黄或白根较少时及时施肥。 2.晒田。水稻收割后晒田至第二年水草种植前10—15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