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陕声祥 周末,趁着日暖风和,前往京山美人谷一游。在绿林镇景区坐画舫驶入山谷。河水碧波荡漾,两岸街市排列如仪仗,到达谷口,弃舟登岸。这里的“岸”,不是人为修筑的一步步的石阶,也不是木质栈桥,它是原生态的,像河床一样,平坦的石底滩头。水落下去了,中间一片清浅,旁边滩头露出水,供游人行走。踏在石底滩头上,我们的每一脚都落在古老的山体上,落在尚未风化的岩层上,感觉一脚就跨越亿万年。 峡谷两边群山连绵,山不高,但是植被丰富。满目青山中,一团一团的新绿格外抢眼,山腰一行叶片深红的不知名的树,随风招摇,像是舞动的小红旗,表示着热烈的欢迎。 走进山谷,流水潺潺。一道矮矮的拦水坝,弯弯曲曲横在河中,水坝太低了,没能拦住水,正好让流水平静地漫过去。流水无一例外变成薄片,滑过水坝,白得发亮,顺滑得可触可碰,让人极度舒适。水声淙淙,冲击耳膜,犹如一曲无伴奏和声音乐,让人百听不厌尘俗顿消。 越往里走,水声越大。绿树丛中,一挂瀑布出现在眼前。阳光明媚,瀑布好似一座银屏,闪闪发光,璀璨夺目。游客纷纷驻足拍照。人太多太挤了,我们继续往前走,从瀑布侧面转到瀑布正面。峡谷中,一串大小不一的石头,迂回曲折,一直延伸到瀑布脚下,像一条石头小径。游客们站在小径上,做好各种姿态“摆拍”。岸上举着相机、手机的拍摄者一个挨一个站成一条线,各自锚定不同的方向和目标,伺机拍摄。有多少镜头是互相牵扯,互相重叠的,你进了我的镜头,我成了你的背景,当然每一幅画面,必定都叠印着眼前的瀑布。 山上瀑布流泉四处开花,峡谷中水声轰鸣,不绝于耳。峡谷变成了一个大乐池。四面都是水声,各个方向看不尽飞珠溅玉,涌泉堆雪。有一处瀑布从山巅跌落,四散飘飞的水滴,变成了稀疏的雨帘,遮住贴山脚的一座廊桥。游客纷纷涌上廊桥,躲在水帘后面,欣赏世界的朦胧。我们则好奇于水帘中朦胧的他们。照片上,飘飞的水滴,定格成一根根绵密的银针。他们相貌迷离失真,仿佛隔了一层毛玻璃,但从容悠游的步态没有变,挂在脸上的笑容也依稀可见。 峡谷一线清浅,水流潺湲,这里看不到“猛浪若奔”的紧张峻急,有的是舒缓从容,流水时而聚集成潭,更显从容。潭水碧绿,渺不见底,飞瀑下注激起雪白的水花,像两三朵永远开不败的花绽放在绿色的潭面上。 在景区接近出口的地方,有一段石质河床,河床上有大小不一的石坑,密集的石坑呈长条形,仿佛细长的水槽。没有横摆在水中的,都是一溜儿顺着水流的方向,留下流水长年冲刷的痕迹。没有考证峡谷的历史,不知道峡谷里的水是否一直都是这样温柔可亲,但是峡谷的形成一定包含着流水长年累月的雕琢之功。“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莫过于水。”又想到先哲的话。 这里石净水清,足可观瀑、戏水、听泉,让人窥谷忘返,远离尘嚣,偷得浮生半日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