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版:文学副刊

老伴的“云游”梦

    □ 彭桂生

    老伴的“云游”梦一直做了17年,也等待了17年,今年峰回路转,终于如愿以偿,去亲身感受、游览了那个令人神往、梦寐以求的旅游圣地——云南。

    兔年圆了“云游”梦

    对我们这些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在有生之年到彩云之南一游:去昆明滇池喂海鸥、丽江大理古城走一遭、洱海游轮上观风景、泸沽湖听傣族走婚故事、玉龙雪山抚摸温顺牦牛、爱情圣地蝴蝶泉边听民歌、西双版纳探寻野象谷……是许多人的梦想。然而老伴这个梦却做了很长很长。以前有机会赴云南旅游,老伴不是不想去,而是考虑到儿子才结婚,儿媳妇又有了身孕,加上经济并不宽裕,她无奈选择了放弃。

    如今儿子成家立业,孙子孙女已长大,经济状况也大为改善。但她仍然担心和考虑我们一家老小吃饭以及旅费问题,所以一直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直到五月上旬才柳暗花明,尘埃落定,她选择了比较符合条件的旅游团,终于圆了这个“云游”梦。因为年纪不饶人,再往后想通过旅行社走出去也是不大可能,而且也力不从心了。

    组团近20人前往云南丽江大理泸沽湖双飞六日游,5月11日启程,这一天,阳光明媚,气温宜人,不冷不热,非常适合外出。我送老伴登上赴汉(晚上在汉乘机飞丽江)的豪华大巴,由衷祝福她们一行旅途平安愉快!

    最美的地方是彩云之南

    云南,以其美丽、丰饶、神奇而著称于世,一向被外界称为“秘境”。简称“滇”,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意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古语云“一日长一丈,云南在天上”,她确实离天很近,是一片峰谷纵横、川流回旋的奇异高原。自然景观很多,主要有昆明、石林、丽江、大理、玉龙雪山、蓝月谷、洱海、西双版纳等,数不胜数。

    第一站是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地处云贵高原,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黑龙潭、文昌宫、雪山书院、王家庄基督教堂、净莲寺、普贤寺、接风楼、十月文学馆、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丽江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徐霞客纪念馆等景点。丽江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随后是游览泸沽湖景区,在群山环抱中湖水碧波荡漾,湖畔绿树成荫。漫步在伸到湖中长长的栈桥(即走婚桥)上,微风习习,垂柳轻拂,情人滩上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令人心旷神怡,充分领略摩梭青年男女走婚形式。清澈见底碧玉般的湖泊映衬着巍峨的山岭相映成趣,让人美的心醉。在大理古城徜徉,它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城楼雄伟,风光优美,显得那么淡定优雅,吸引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最后游览了玉龙雪山,这里海拔3356米,坐索道缆车直至雪山主峰达4506米,索道全长2914米,垂直高差1150米。山下鸟语花香,彩蝶纷飞,蜜峰起舞,宛若人间仙境。山上又是一番景象,仿佛是寒冬腊月,大雪覆盖,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冰清玉洁,一片银白色世界。因空气稀薄,天寒地冻,游客们都身着租借的棉衣和雨衣,不顾寒冷和不适,饶有兴趣地观雪赏景,拍照留影。老伴却出现了轻度高原反应,头晕呕吐,只好拿出随身携带的氧气瓶吸着氧气,才有所缓解,此前她可从未感觉到什么叫“高原反应”。

    一束鲜花融化了奶奶的心

    5月14号,恰逢“母亲节”,老伴第一次在云南丽江度过了这个不平凡的节日。儿子发去了祝福信息,孙子用节约的钱给奶奶买了一束鲜花,在手机视频里祝奶奶节日快乐!通过视频,远在云南的奶奶眉开眼笑,开心极了,连连夸奖儿媳和长孙有良心、懂感恩!

    15号清早,我去江滩公园散步时,路过幼儿园,见小朋友们正在举行升旗仪式,在园内的小孙女诗童看到我,一边喊着爷爷,一边朝我走来。我忙拉着她的手说:“奶奶去云南旅游去了,你想不想她?”诗童连忙点头说道:“想、想!”这就是天伦之乐隔代疼、祖孙情。子孝媳贤孙乖巧,是上辈修来的福气和共同心愿,也是一种良好家风,更是一种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在这一刻,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就仿佛像一米阳光、一缕清风、一杯绿茗,照耀、轻拂、滋润着一位慈祥善良、开朗乐观、勤劳智慧的奶奶的心。

    “云游”归来话观感

    老伴结束了云南双飞六日游,16号晚上乘机转车平安回来。虽然有点舟车劳顿,比较辛苦,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逛了丽江大理古城,游了泸沽湖走婚桥,爬了玉龙雪山,看了傣族舞蹈表演,坐了飞机游船缆车;游山又玩水,观光又赏景;照了像、合了影,吃了美食、开了眼界;经历了冬夏两重天、亲身体验感受到了高原缺氧的反应……意犹未尽,留连忘返,感觉不虚此行,了却心愿。云南之旅虽然珊珊来迟,但毕竟已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如愿以偿,没有留下遗憾。

    我在家特意为她制作了一个美篇,记录下了整个行程中最美好的瞬间,聊以慰藉,留作纪念!是啊!恰逢好时代,不负好晚景,祖国锦绣山河、名胜古迹与旖旎风光,不容错过。如今我们都已是古稀垂暮之年,儿孙满堂,青春不再,时不我待,乘现在还走得动、吃得好、玩得了,走出去,迈开腿,融入大自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快乐潇洒一把,也不枉此生!

    (作者系中国报协集报分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省诗词学会会员、荆州市诗联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个人文学专集《兰桂生香》一书。)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