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江津笔会

极乐采莲洪湖中

    □张昆仑

    初识洪湖,源于那首在中国乐坛流行了半个多世纪仍兴唱不衰的《洪湖水,浪打浪》。因而,我很是迷恋那“遍地野鸭和菱藕,晚上归来鱼满舱”的欣荣景象。今天终于实现了这一久蓄的夙愿。

    这次下湖的地方是位于洪湖西北部的洪湖赤卫队的故乡——瞿家湾。轻舟甫出湖湾,洪湖那宽阔浩荡的水面便在眼前一览无余,破浪前行,水面柔滑如厚缎,少了粼粼细波,多了连绵起伏的大波纹;水路宽阔,相向频频驶来的快艇上游人隔舟驰笑,一脸舒畅。

    离舟登岛,清风徐徐,那湖竟轻曳彩衣翩翩起舞,绿叶轻扶,红荷巧笑,细雨下的洪湖美不胜收。导游告诉我:洪湖,是湖北省最大的淡水湖泊,是我国仅剩不多的水生动植物种原地。已被列为国家湿地保护区。“昔年曾见此湖图,不信人间有此湖。今日打从湖上过,画工还欠费工夫。”这是咏叹西湖的诗句,却切实道出了我此时的心境。与西湖比,洪湖少了些许虚幻超玄的美。人说西湖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的确很美,玄秘中含着朦胧美,艳丽里带着灿烂色。然而西湖给人以疏离感,难以贴近。淳朴的洪湖却在给人以美感的同时让你切实领略到她的亲切,她的实在。洪湖不仅给人以视觉感官上的美的享受,她还曾用她的乳汁滋养过红军,孕育了共和国最初的梦。

    风送细雨,沿湖堤往湖中前行,长堤细雨配柳色迷蒙,十分应景。两边连绵铺生着高过人头的大片芦苇,在一处较宽敞的水面上泊了桅船一艘、划子数只,导游说,这里是《洪湖赤卫队》实景演出的大“舞台”,每天都有表演,可惜我们刚刚错过一场。我想起此前在长堤画廊漫行时,似曾听见这个方向隐约飘有“浪打浪”的乐音与“枪炮”声,想必那时正在表演。遗憾间,一位短发过耳、身着蓝底印花上衣的女子与我擦肩而过,导游指着她的背影说:这就是韩英的扮演者。瞧着她那英姿飒爽的身影匆匆消失在绿荷粉花之间,不禁令人遐想联翩、唏嘘不已。

    步入栈桥处,低云散尽,太阳露脸,湖面水草、荷叶上水滴滚珠,蜻蜓闪舞,人人为之顾盼流连。栈桥边,水榭旁,游人或歇脚凉亭,或寻镜摄彩,或摇风鼓绿,意兴怡然。可最是撩人意兴的,始终还是那大片的荷花从湖边尽情撒播开去,田田荷丛中,杂陈漂浮着大片不加修饰的野生菱角、摇曳着大片翡翠芦苇,还有那野鸭与鸳鸟和鸣,蓝天共渺水一色!

    沉浸于自然情境之中,不觉日竟西斜。我无暇再去光顾那附近的美景,便径直奔莲池去穿荷采莲。采莲船时隐时现,粉花绿叶中不时钻出游客,一边使劲摇桨,试图在高密如林的荷秆间划出条道来,一边探身勾手,饕餮鲜莲嫩菱。红莲映日别样美,只是难消酷暑热燥。情急处,顺手摘下一大片荷叶来当帽戴。顿感无比清凉。更有趣的是,被荷叶打包后的莲蓬,剥开来的莲米也很鲜嫩,入口甜脆,清香可人。难怪文人墨客在赞美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同时,哪怕田田绿荷入冬后最终只留下些许残枝败叶,也还要颂一下它那“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清名。

    作别洪湖,兴味依然。洪湖那令人赏心的和谐自然、悦目的人文生态,已在我心中留下永远的最爱、不尽的牵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