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刘蜜 通讯员向未来)长江流经洪湖135公里,全湖北省岸线约七分之一在洪湖,洪湖依江建城,因湖而兴。近年来,洪湖的水更清了,岸更绿了,看得见的美丽环境背后,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转折性变化。 环境保护税法实施5年来,洪湖市累计征收入库环保税近1850万元,减免近695万元。以环保税为主体的绿色税制,在长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据了解,洪湖市主城区的PM2.5年均浓度从2018年的49微克/立方米降至38微克/立方米。 在离长江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的洪湖市乌林镇芽埠村,几个大型商品砼搅拌塔正在持续作业。洪湖市现代基业商品砼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砼,年销售额近1亿元。在环保税“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激励效应下,该公司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和技术工艺,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使企业享受到的环保税减免金额逐年上升。 “新生产模式大大减少了污染颗粒物的排放浓度及排放量,现在公司各排放口总悬浮物24小时平均值实测浓度均达标,缴纳的环保税金额较4年前降低了87.5%,对于我们来说节约了一笔不小的开支。”洪湖市现代基业商品砼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柳说。 商品砼即商品混凝土,主要由固定搅拌场集中搅拌或配料,通过专用车辆运送到施工现场,具有减少环境污染、缩短生产时间、降低能源消耗、节约原材料的优点,在赤壁长江大桥、嘉鱼长江大桥、江北东高速等长江沿线大型工程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洪湖市税务部门持续强化“以税护绿”,全面开展税收政策宣传辅导工作,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抓好节能减排,环保税政策效应逐步释放,使长江沿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一般固体废物,都经过环保设备集中收集处理,有的甚至收集后用于再生产,这不仅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原材料的使用效率,对长江沿线环境的保护作用也更明显。”刘柳说。企业向“绿”转型,税务点“绿”成“金”。一笔笔绿色发展账,是税收助力打造洪湖美丽生态环境、发展长江区域经济的生动缩影。作为绿色税收体系的核心税种,环保税通过税收调节机制,引导更多企业从“被动减排”逐步走向“主动防污”,使企业在绿色税制的落实中收获发展成效。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守护长江碧水,税务部门责任重大、使命在肩。洪湖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吴涛表示,将以税收之力,充分发挥税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职能作用,落实落细“多税共治”和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多策组合”的绿色税收体系,助力企业因“绿”而兴,服务经济向“绿”而行,共同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