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版:01版

我市早稻迎来收获季
今年预计总产量约20万吨

    本报讯(记者佘海艳 通讯员曹建刚)盛夏时节,农田稻浪翻滚。连日来,我市组织投入1100余台联合收割机、350余台粮食烘干机服务夏收,确保早稻颗粒归仓。

    早稻生产是全年水稻生产的第一战。据统计,今年我市早稻种植面积46.78万亩,较上年增0.42万亩,增幅0.9%;预计单产427.2公斤/亩,比上年增2.6公斤/亩,增幅0.6%。预计今年我市早稻总产19.98万吨,比上年增加0.26万吨,增幅1.3%。

    今年以来,在双季稻轮作项目的带动下,监利、公安和松滋等地早稻面积均有所增长,其中监利市增7000亩、公安县增1600亩、松滋市增1000亩。以集中育秧为载体的早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得到全面普及,通过大力推广“统一优良品种、统一育秧机插、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作业”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秧苗素质高、栽插质量好、群体优势强。

    据调查,今年早稻二化螟呈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纹枯病病株率10%左右。尽管今年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均较常年重,但是由于防控措施有力,没有造成较大危害。市、县两级植保部门早预报、早防控,科学合理用药,全面推广统防统治,使全市早稻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